教育路上的 溫馨漫步
文/林嶽峙 圖/Pexels
十年前,我踏入教育現場,如同一張白紙,滿懷熱情與理想。那時的我,相信教育是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相信精心設計的課程和活動,就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次站在苗栗的高中教室,我遇見了一群純粹而真實的孩子。他們用客家話互相打趣,用青春特有的語調訴說著對學校的不滿。我聽不太懂他們的方言,但聽得出那是一種赤裸裸的真誠。當我正襟危坐地說明課程安排時,教室角落已經響起了調侃聲:「這個英文老師看起來很有一套。」
歲月流轉,每一年,教室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著社會變遷的模樣。二○一八年,我看見更多疲憊的面孔。學生們不僅缺課,更像是被生活壓垮的小大人。他們的眼神空洞,彷彿已經提前體驗了成人世界的蒼涼。那一刻,我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是陪伴成長的旅程。
到了二○二○年,我學會了用更柔軟的方式面對這群孩子。不再是高高在上地說教,而是坦誠地與他們分享前輩們的經驗,用溫和但堅定的態度引導他們。我發現,真正的教育是相互理解,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對話。
苗栗的孩子給了我最珍貴的禮物——對生命的深刻理解。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有些人可能家境清貧,有些人可能已經提前肩負成人的責任。但他們依然保有一分純真,一分對未來的期待。
十年的教學生涯,我從一個天真的新鮮人,蛻變成一個懂得用同理心擁抱學生的老師。我不再追求完美的教學模式,而是學會聆聽每一個學生內心的聲音。城市和鄉村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硬體設備上,更體現在生活閱歷和心靈的寬度上。
回首往事,慶幸自己選擇了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職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本未完成的書,而我,不過是陪伴他們書寫人生篇章的忠實伴侶。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