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第一艘航空母艦完工
據《南日本新聞》等日本複數媒體25日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級護衛艦“加賀”以在鹿兒島灣停泊,以櫻島為背景浮現,“加賀”的出現表示:該艦事實上的航母化改造已經完成。
楚良一
“加賀”曾是海上自衛隊最大級的直升機搭載型護衛艦。
自2022年起,“加賀”分階段推進事實上的航母化改造,並於去年3月完成了第一階段改造。改造將原梯形的甲板前端改為矩形,延長了滑行距離,從而能夠支持隱形戰鬥機F-35B的起降。
日本防衛省未公開其停泊在鹿兒島灣的具體目的及停泊時間。
據自衛隊鹿兒島地方協力本部介紹,這是自2020年6月以來“加賀”第三次抵達鹿兒島,此次停泊屬於訓練的一部分,具體停留時間未公開。在鹿兒島市的磯海岸沿線,有許多人注視着這艘停泊於灣內的航母巨艦。
日本防衛省對大型護衛艦“加賀”進行兩次大規模改修,使其能夠起降航空自衛隊的隱形戰鬥機“F-35B”等,實現“航空母艦化”。
“加賀”是能夠同時運用多架直升機的“伊勢”級中的第二艘護衛艦,2017年服役,配備於以吳基地為中心的第4護衛隊,標準排水量為1萬9500噸,全長達到248米,是海上自衛隊最大的戰鬥艦艇。
自2022年3月起,“加賀”進入日本海事聯合公司(JMU)吳事業所的船塢,進行了輕型航空母艦化的改修,以使其能夠運用“F-35B”戰鬥機。在日本時間2024年10月21日上午,在美國西海岸附近進行了首次使用美國軍隊的“F-35B”的着艦測試。這是自2021年在同型艦“出雲”上起落F-35B戰機以來,海上自衛隊護衛艦上固定翼戰鬥機的第二次起降。
日本政府已對兩艘艦艇進行航母化整修,其中包括“加賀”和以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為母港,與“加賀”同一類型的護衛艦“出雲號”。2021年預算撥款約203億日元用於“加賀”進行改造。第一次改造在甲板上進行耐熱塗裝,以適應隱形戰機“F-35B”尾焰溫度要求的塗裝熔點,同時改變船首形狀。
【轉載自NHK日本廣播電台】26/01/2025
英媒:北京暗中滲透沖繩 為入侵台灣創造有利形勢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25日報導,日本沖繩群島距離台灣不到750公里,駐有近3萬名美軍,如果中國準備入侵台灣,沖繩將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北京正透過宣傳和外交活動「無聲滲透」沖繩,包括煽動沖繩獨立運動,為未來可能進犯台灣的行動創造有利的政治和軍事形勢。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93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