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在新華社痛批“無恥缺德課綱”引注意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針對108課綱刪除顧炎武的“廉恥”等文言文教材,痛批是“無恥缺德課綱”,引發許多學者及學生反彈,區桂芝還被網友翻出過往許多貼文被指舔共,引發熱議。 2日中國官媒刊出專訪區桂芝的報導,區桂芝再批“台灣政治因素幹擾教育問題嚴重”,在“去中國化”下學生背離傳統,對於遭質疑她是在選舉前藉機炒作,區桂芝也稱,有人說她是4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她要把臨演演成主角,稱要聯結更多人救教育、救孩子。
小山
據自由時報今天報道稱,中國官媒新華社昨刊出一篇報導,標題為“知其難為而為之-訪痛批’去中國化’課程的台灣教師區桂芝”,內容稱“去年12月以來,一位台灣中學語文教師屢屢發出沉痛而憤慨的呼告,與教育界人士聲討痛批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引發兩岸社會強烈共鳴”。
報導中介紹,區桂芝的父母是在1949年前後離開中國前往香港,其父親受入境英殖民當局迫害,全家於1958年來到台灣,先後落腳台北、淡水、基隆,舉目無親,生活「非常慘澹」。雖然區桂芝父母教育程度不高,但區桂芝表示,從小在家受的是中國傳統教育,“父母不要求我們學習多好,但強調人窮志不可短。”
專訪提到,區桂芝於1983年考上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30歲時成為中學語文教師,面對台灣教育環境變化,區桂芝質疑「孩子越來越受到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西方觀念影響,傳統教育卻不斷弱化」、「我總是告訴學生,品德遠比成績重要。沒有禮義廉恥等道德觀念作基礎,社會就會滋生亂象」。
該報導還稱,由於民進黨推出的2019年新課綱使“去中國化”教育亂象加劇,區桂芝的憂慮與日俱增,並質疑“台灣政治因素幹擾教育問題嚴重”,去年區桂芝與教育界人士共同聲討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由於正值2024大選前夕,區桂芝被質疑「藉機炒作」。對此區桂芝也說“選舉前,有人說我是4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我要把臨時演員演成主角”,稱要聯結更多人來救教育、救孩子。
自由時報稱,就中國官媒2日刊出專訪區桂芝,區桂芝再批“台灣政治因素干擾教育問題嚴重”,在“去中國化”下學生悖離傳統,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回應表示,這是無知?或者無恥?王定宇並於臉書提出4點反駁:
1. 這位所謂的老師,知道中共在學校都有黨部嗎?中共實質監控各級學校,怎麼有臉皮去中共官媒指控台灣政治因素幹擾教育?
2. 去中國化?先不說台灣中文課不論是教文言文或白話文,都還是中文,中共可是教簡體字,文言文比例遠低於台灣的35%-45%。
3. 去中國化?中共的馬列主義、共產主義全部都是洋貨喔!
4. 生在台灣卻鄙視台灣文化和民主選擇,真要救孩子,可能要避免被這種意識型態導致理性盲目的老師教到。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03/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