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落幕後三天來兩岸關係緊繃
台灣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在上週末贏得總統選舉,並將於5月20日就職。選舉前,中國多次稱賴清德為“危險的分離主義者”,並威脅選擇賴清德將為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危險”。而台灣方面,選舉後立即對來自大陸的軍事和政治壓力,給與回擊。
政治外交壓力
台灣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後,立即面對大陸施加的政治壓力: 1月14日在埃及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強硬警告:「誰想搞台獨,就是分裂中國國土,必將受到歷史和法律的嚴懲。」緊接著1月15日,中國出手開了打壓台灣的第一槍:太平洋島國諾魯宣布與台灣中止外交關係,轉向中國。
台灣總統府據理力爭批評說:世界各國祝福台灣順利完成大選的此刻,北京當局進行這樣的外交打壓,是對民主價值的報復,更是對國際穩定秩序的公然挑戰。
美日代表團到訪
在賴清德當選後的第二天1月14日,第一批到訪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據說就有兩個日本團,包括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日華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議員一行。
1月15日,美國拜登政府在台灣選後派出高級代表團訪問台灣,傳達美國人民對台灣的祝賀,並強調美台之間的伙伴關係獲得美國跨黨派的支持。隔天美國代表團與台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會晤時,討論了在關鍵政策領域保持延續連貫的重要性,包括維持台海現狀、防衛議題、美台之間的經濟往來以及人民之間的連貫。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勞拉·羅森伯格說,美國重申長久以來的承諾:「我們將致力於確保台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而正如大家所知,我們正盡可能地善用國會授權給我們的各種工具做到這一點,而且會持續在這方面付諸行動。”
台灣需要美國支持
賴清德16日透過臉書表示,他對接下來的交接工作充滿信心,因為他承接了3項資產,包括台灣的多元、理性、活潑的民主、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蔡總統8年來領導國家的各項成就。關於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賴清德說:若沒有美國的支持,台灣沒有辦法這麼順利從專制走向民主;經貿產業的發展也不會如此蓬勃、堅韌;兩岸關係不會如此穩定、平衡。他非常珍惜這樣堅若磐石的關係,未來的台灣,也會持續扮演區域值得信賴的夥伴。
台灣前駐美代表程建人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台灣每次大選後,美方都會有人來訪。「今次好像來的特別快一點, 最主要談話中了解一下可能的走向。當選的最重要,不當選的也重要,美方希望多了解台美、兩岸政策。美方一定也有話要傳,就美方希望我們怎樣,不光看我們的看法,也表達美國的意思。”
對有關美國總統拜登在台灣大選結束後,被問到看法時表示“不支持台獨”,程建人解讀說:直接反應就是’不要蠢動’,代表他心裡最關心的事。因為他剛跟習近平碰面不久,台灣問題一定談很多。美方也很了解大陸立場有紅線,不希望跨越紅線。因為萬一有事情發生,美國也沒有辦法脫身。」
如何評估軍事壓力:
台灣總統大選一結束,賴清德團隊即預判從當選起,中國將可能在軍事、經貿上對台施壓,因而確立「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的方針。根據路透社和彭博報導:在3月過後,中國可能採取針對性的軍事行動,因為那時天氣和海上狀況較佳。
台灣國防部週二(1月16日)正式表示:台灣軍方研判大選過後,中國將繼續通過常態性戰警警巡等活動,並結合認知戰以及灰色地帶侵擾,加大對台的威懾力度。
台灣國防部情報次長室情研中心情報官黃明杰上校週二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共軍在台海周邊沒有異常的、針對性的軍事舉措,都屬於常態性作為。針對共軍的年度計畫性或非計畫性軍事活動,台灣國防部都會運用聯合情監偵進行嚴密掌握。對於媒體追問,是否已掌握3月將有非計畫性軍事活動?黃明傑回答,目前沒有掌握到共軍3月份會從事對台灣針對性的軍事作為。
另據台灣媒體自由時報報道,台灣空軍透過駐美軍事代表團,已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完成簽約,將自今年至2027年由美國台灣提供“飛彈系統技術支援服務”,總金額為台幣7億7208萬6644元(約美金2451萬元)。這項採購案可望確保台灣空軍所屬多款美系飛彈戰力。
(作者:肖曼)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 16/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