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宗教交流:宮廟與信眾陷入政治角力
【阿猴觀點】每年,台灣雲林麥寮拱範宮主任委員張克中都會赴中國大陸的媽祖祖廟朝拜,感受著一種「跟著媽媽回娘家」的連結。作為開山媽祖的子子孫孫,他視此為一場宗教活動,卻也深陷政治角力之中。
媽祖在台灣擁有數百萬信眾,他們視前往中國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的媽祖祖廟朝拜為極為重要的宗教體驗。然而,這樣的宗教活動卻成為政治角力的焦點,尤其在即將舉行的大選之際。
中共統戰部鼓勵台灣宗教團體訪問大陸,期望透過緊密的宗教聯繫提升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感,以推動所謂的「和平統一」。然而,專家警告中國的影響力可能更深,並呼籲對台灣宮廟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和財務審查。
台灣政府對此感到擔憂,特別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被視為一個宗教自由的民主社會,但政府卻多次警告中國可能運用影響力介入選舉。在這種緊張氛圍當下,中國歡迎所有台灣宗教團體,尤其是擁有龐大信眾的媽祖群體前往湄洲媽祖祖廟朝拜。
然而,一些台灣宗教界人士擔心政府的嚴格監督可能會使得重要選民群體感到被忽視。雖然宗教活動被描述為「單純的宗教交流」,但一些宮廟領袖承認中共官員有時會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引發社會對中國的懷疑。
對於台灣政府而言,試圖抗衡中國影響力的同時,也必須謹慎不得失去宮廟信眾的支持。宮廟在台灣算是重要的公民活動場所,政治人物必須參與宗教活動以爭取選民支持。然而,政府的嚴格監管引起了一些宗教團體的反感,同時中國的影響力也在此時逐漸浮現,使得政府陷入兩難局面。
在這樣的情勢下,台灣政府必須平衡維護國家利益和宗教自由的難題,同時加強對宮廟的監管,以確保宗教活動不受外部政治力量的左右,同時也能保持台灣社會的安定。
台灣大選2024:台灣宮廟面臨的「中國統戰」
宮廟在台灣是地方的社會、生活中心,許多政治人物在選舉期間會到廟裏活動。它們近年來也因為「中國統戰」而受到關注,有人擔心廟宇人士參加兩岸宗教交流活動會影響到他們的政治立場,進而影響台灣。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7839885
取景兩岸 陸元旦發海峽論壇主題曲MV促融合
在從2023年跨至2024年之際,中國大陸對台祭出溫情攻勢,在昨天(去年12月31日)發布由兩岸三十多位藝人演唱的《明天會更好》後,官媒中新社1日發布海峽論壇主題歌曲《我們相信》MV,內容取景北京、廈門、台北、基隆、新北等多地,尾聲並有兩岸民眾共話2024新年願望,稱要祝福兩岸同胞攜手迎來美好光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7679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