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與學生夾擊 韓國教權為何萎縮?
韓國國會21日通過「教育4法」修正法案,希望藉此保障韓國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權限與身處教育現場的地位,減少「怪獸家長」帶來的壓力。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9243001.aspx
台灣如何防止教師遭受恐龍家長的霸凌與羞辱
【阿猴觀點】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在928教師節將至之前夕發表聲明,理事長林碩杰表示,恐龍家長傷害教師、傷害孩子、傷害教育、傷害社會,教師節從敬師的日子變成讓老師心痛的日子,他呼籲建立親師生合作氛圍。其實在南韓近3年來陸續發生百名國中小老師受不了家長無理的霸凌而自盡,這種遺憾事件也值得我們教育主管單位的注意與防範。在3年前就有一位嘉義地區代課老師遭到霸凌而自盡、如今才有監委要調查、那發生在桃園的音樂代理老師因刺青也被家長舉發而被免職,是否是代理老師不是老師就可以隨意糟蹋?最近傳言在屏東也發生一件類似家長霸凌老師的事件,聽說還找來民意代表參一腳。

眾所周知的是教師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他們的工作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然而,近年來,台灣也開始出現類似南韓的現象,教師遭受恐龍家長的霸凌與羞辱。這種現象對教育體系造成了嚴重損害,迫使我們思考應如何來保護我們的辛勞的教育工作者,以確保教育的未來。
恐龍家長是指過度關心子女教育、不滿意學校決策或教學方式的父母,他們的行為可能包括羞侮辱教師、干涉校務,甚至訴諸暴力。這種行為不僅危害了教師的專業權益,還損害了學生的學習環境。
眾所周知的是南韓恐龍家長現象的一個突出例子。教師在那裡遭受到家長的騷擾和暴力,導致教育品質下降,教師士氣低落,甚至有教師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離職甚至自殺。我們可以從南韓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以避免類似情況在台灣發生與蔓延。

在深入討論如何防止恐龍家長的行為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台灣教育體系的現況。台灣的教育體系在全球享有盛譽,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升學壓力、課業負擔和教師遭受家長壓力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需要進行教育改革,以創造更平等、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這將有助於減少家長對學校的無理取鬧,進而降低恐龍家長的存在。
那我們應如何防止恐龍家長的行為;也就是防止恐龍家長的行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教育體系、政府、教師和家長的合作。因此我們提出如下的建議供考: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1.教師在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上的提升將有助於減少家長的不滿。提供教師專業發展機會和支持,確保他們能夠應對挑戰並提供高質量的教育。
2.學校應該建立更開放和透明的溝通機制,以滿足家長的需求。定期舉辦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會和線上資訊平台,以確保家長能夠了解學校的運作和教學方式。
其次政府應該制定明確的法律,以保護教師免受恐龍家長的暴力和侮辱。這些法律應該明確規定處罰措施,以嚴懲侵犯教師權益的行為。
再來就是教育家長是防止恐龍家長現象的關鍵。學校可以提供家長教育課程,幫助他們了解教育系統、教師的工作和孩子的需求。這將有助於減少家長的不滿,提高他們對教育的理解。
除此之外更應倡導文化轉變也就是台灣還需要倡導一種文化轉變,讓人們更加尊重教師的專業和努力。要做到文化轉變就要媒體在塑造社會觀念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媒體應該強調教師的重要性,鼓勵正向對待教育工作者的態度,而不是煽動爭議和衝突。
同樣的是也要教育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讓他們對教育的價值和教師的貢獻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此;學校要加強公民教育,教導學生尊重教師和同學,並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式,使他們長大成家當上家長之後怎樣去尊師重道。
總而言之;要防止台灣教師遭受恐龍家長的霸凌與羞辱,我們需要全面的努力。這包括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加強學校溝通、強化法律保護、進行家長教育,以及倡導文化轉變。只有通過這些多方面的措施,我們才能確保台灣的教育體系能夠繼續繁榮發展,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未來,更不會讓韓國的憾事在台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