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專業到宅服務,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圖上說明:縣長與長輩合奏一起樂器同樂
長照2.0專業服務照顧組合,置入復能(reablement)觀念,透過專業人員短時間且密集性之介入服務,指導服務使用者及主要照顧者,讓需要的民眾學習自我照顧能力或家屬學習照顧技巧,翻轉被照顧者的生活。屏東縣政府長期照護處為積極提升復能效益,已特約31家專業服務單位為民眾提供專業照護指導。

33歲的王先生在正值意氣風發、努力拚搏事業的青壯年時期,因為腦部梗塞導致失能臥床無法動彈,輾轉於醫院之間積極的治療,無奈疫情爆發,無法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只能返回家中由家屬自行照顧。在取得身心障礙身份後,連結長照服務2.0資源,透由專業服務的護理師及物理治療師進入家中,教導家屬照顧技巧及營養照護建議,改善家屬照護上的困擾並提升照顧知能;經過評估後設定功能性目標,進行階段式的指導訓練,王先生現在已經能在部分協助下自行移位,也能夠移除鼻胃管並由口進食,簡易的生活自理、口語溝通互動,甚至使用手機聊天,逐漸達到自立生活的目標,同時也減輕母親沈重的照顧負擔,更重要的是,專業服務翻轉了被照顧者的生活。
屏東縣政府長期照護處表示專業服務不只針對失能的部分做指導訓練,而是透過評估盤點被照顧者的期待及現有能力,整合出一份專屬計畫,透過被照顧者及主要照顧者的自身努力,再加上長照服務資源的介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我們看到長期專業服務團隊努力所帶來的成效,也期待民眾透過專業協助減少照顧依賴,歡迎有長照服務需求的民眾撥打1966洽詢。
佳冬鄉幸福關懷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歡喜慶揭牌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19)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各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漸趨活絡,佳冬鄉幸福關懷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於今(18)日正式揭牌啟用,再次向在地長輩宣傳,歡迎長輩就近參與據點活動。
屏東縣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不遺餘力,在縣府社會處的陪伴之下,輔導在地地方組織掌握防疫策略,不斷鼓勵在地長輩在充份自我保護的狀況下維持健康生活,養成健康促進的好習慣,運用在地專業師資及志工人力,持續提供在地65歲以上長輩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關懷訪視及電話問安。
佳冬鄉賴家村原因村莊本身沒有辦理據點,長輩平日都往其他村里的據點活動,當地的陳佳琦代表因不忍心讓長輩奔波,在接任幸福關懷協會理事長後,號召熱心的志工團隊響應一村里一據點活動,從111年3月起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至今,不畏去年疫情緊張時刻持續提供服務,每週一的早上,據點就充滿志工忙碌的招呼聲,長輩志工互相用客家話問安量血壓,志工及長輩為了據點揭牌儀式,熱情準備表演節目,期待能與來賓同樂,展現據點的熱情與活力。
屏東縣於周春米縣長上任後仍積極支持建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以全人照顧的施政方向建置週邊服務,要提供老人家一個可以交朋友、學習新知的快樂環境,給長輩一個有尊嚴、快樂的晚年,讓長輩能在社區安老,目前全縣據點數達396處,佈建密度達89.39%,服務涵蓋率維持在100%,期望讓佈建密度持續往全縣百分百邁進。
撐過疫情高度緊張的時期,終於能在今日辦理揭牌儀式,周縣長及地方各資源協力單位都共襄盛舉到場祝賀,也共同為疫情後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進行宣傳,再次敲響據點的上課鈴,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多多就近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一起健康促進、延緩老化、拓展人際關係,享受自主自立的在地安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