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振興客家文化要從教育扎根

 振興客家文化要從教育扎根

最近屏東縣政府在客家地區舉辦兩項與「Hakka」文化有關的活動,深獲客家鄉親頻頻豎起雙手拇指「叫好」,也成功吸引大家的眼光:先是在竹田國中舉辦六堆運動會不僅提供各個聚落彼此競賽、交流的活動以利凝聚客家族群的向心力,進而也期望營造六堆文化接軌國際的企圖心,儘管外界來看可能只是一場運動大拜拜,但卻是帶著客家鄉親深切的期待–除了情感聯繫之外,更應扎根客家文化。緊接著的是六堆歷史大戲「步月•火燒」將在26日於千禧公園盛大開演。

每當活動落幕,激情過後,我們不禁又要問起「然後呢?」,此時又要回到形而下的哲學省思,如何去扎根客家文化?如何從教育中落實符合客家精神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從客家元素的底蘊散發出客家的文化特質呢?相對於「我不說方言」的年代,曾幾何時現在居住在客家部落中的客家小孩有幾個能說流利的客家話,更遑論那些生長在外地的客家籍小孩,還有幾個會說客家話,恐怕連聽都聽不懂,那要如何去發揚客家文化!因此透過教育和課程從小沉浸於客家文化中,進而認同客家文化,從小開始有計劃的去推動,期能保持客家文化不至於斷根。

「六堆」到底所指何處?或許仍有很多客家年輕人不知所云。客家人群聚的鄉鎮在1895年因參加反抗日本的乙未戰爭而壯烈犧牲,進而導致自衛組織被解散,「六堆」一詞便逐漸轉變為高屏地區客家族群之概念性統稱。這種以語言上與其他區域的差異所形成的自我認同,形成其後六堆民間團練的成員組成。這「六堆」分別:1.右堆:高雄市美濃區、六龜區、杉林區2.左堆:屏東縣新埤鄉、佳冬鄉,3.前堆:屏東縣長治鄉、麟洛鄉,4.後堆:內埔鄉,5.中堆:竹田鄉、鹽埔鄉洛陽村,6.先鋒堆:萬巒鄉等地。客家先民重視子女的教育及客家精神的發揚,承平之時「晴耕雨讀」,樸實敦厚,與世無爭;遭受侵擾時,便透過鄉勇組織,團結抗敵;或接受政府徵召剿平叛亂,只為回復寧靜生活。50年前的照片和圖畫中,描繪的客家部落都穿著藍底緄邊的「藍衫」,靜謐的生活中,看見客民內心的強韌和務實。

客家人對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視,以高屏溪與屏東為鄰的美濃便是人才鼎盛,散佈在全國各地,為國貢獻已能,怪不得住在屏北地區的客家人寧願捨近求遠將小孩送到美濃念國中,非常重視教育與文化的傳承。這也令人想起本縣同屬六堆的左堆新埤鄉的國中學生數就遠不如美濃的南隆國中,今年全校學生數24人、教職人14人,師生比幾近是1:2,比起雇用24小時的專任家教還昂貴!公帑有無浪費用腳踝去想就知道!難道沒有改善之道?新埤國中窘迫的學生數,這幾年來教育主管單位及民意機構的教育小組難道都沒關切過嗎?還是任由人民納稅的公帑像溪水般的流向大海!

新埤國中學生數固然少,但教職員工仍然各盡職責堅守崗位,而「大人們」有真正關心過學生數少的原因嗎?還是只會塘塞說「少子化 」與「人口流失 」,曾有客委會官員前來當地視察,地方官員還是以「人口流失 」推諉,怪老我認為把責任推說「人口流失 」是卸責的說詞,應是客家人重視自己孩子的文化傳承及孩子的教育,才不得不把全家戶口名簿遷移到他鄉鎮以便孩子的就讀相對優質的學校。因此說白了並不是「人口流失 」而是「戶口流失 」連帶影響到選舉。沒錯唷!年底鄉民代表的席次將從11席降到7席。

「社區」和「學校」是共生的有機體。為繁榮地方還是從教育開始,為結合兩者怪老建議將新埤國中改制為「新埤客家文化實驗學校」同時把鄰近的國小併入現有校區,將新埤國小現址改建為商場或旅社,讓從高速公路下南州交流道的遊客把這裡當成往來東部或墾丁的中途遊憩住宿的場所,經營商旅所需,「地方創生」,這樣不也可以繁榮地方嗎!至於大成國小的校舍沒蓋2樓很適合改為安養院或長照中心來服務年老的鄉親,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新埤國中學生數偏低,需要瞭解其深層的原因,奈何一些民意代表或官員並不想深入探討,實屬可惜!更有甚之,還怪罪臨近鄉鎮的學校搶了學生!說真的假如能把新埤國中結合客家文化傳承和重視學習的精神,而改制為「 新埤客家文化實驗學校」,相信很多重視硬頸精神的其他鄉鎮的客家父老會把孩子送到新埤來。

最近聽到新埤鄉的張姓及涂姓鄉親陳述,雖然向來重視地方教育的潘孟安縣長只剩近10個月任期,他們還是希望潘縣長在他卸任之前能成立「新埤客家文化實驗學校」。可見地方人士對於教育作為仍然存有很高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