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一個原住民之死

一個原住民之死

烏克蘭軍方在利維夫市(Lviv)為罹難的台灣志願軍曾聖光舉行追思儀式,利維夫市長親自向曾聖光家屬致意,駐波蘭代表陳龍錦全程陪同家屬參加。

原住民撒奇萊雅族青年曾聖光戰死於烏克蘭,其骨灰帶回台灣後,在花蓮舉行追思會。

族人追念他生前曾允諾要回來團聚,家人心中充滿不捨,然而,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這個從山中走出去的原住民青年,只留下無盡的哀思、無邊的憂傷。

無論曾聖光是懷著為烏克蘭的自由民主而戰,或是為了自己的理念而戰,在戰場上,只有敵我的生死存亡,只有你死我活的拚搏。那裡只會見證武器的火力有多殘忍,人的生命有多脆弱。因此無論你懷著什麼樣的理想而去,最後都只是武器與戰火在決定生死。

令心悲憐的不只是曾聖光,因為在烏克蘭,從開戰至今的俄烏戰爭中,據歐盟的統計,已有至少十萬以上的烏克蘭人死於戰火。

可憐的烏克蘭,滿街都是曾聖光。我們仍然能在和平的地方追悼著曾聖光,授予原住民一等獎章,而在烏克蘭,人們早已習慣死亡,眼淚早已流乾。

如果我們拉開更遠的視野,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卻不得不為烏克蘭感到悲憫不忍。當戰火開啟,除非分出勝負,才能重啟談判,找回和平,但現在的烏克蘭卻不知道怎麼收拾。烏克蘭已戰到兵窮力困,國外的科技武器援助也日漸減少,而美國又不想讓俄烏戰爭停止,因為,美國還在消耗軍火,俄烏兩國正走向互相毀滅。

用自己青年的生命,用無數烏克蘭的曾聖光,去消耗美國的武器,去消耗俄國的國力,好讓美國繼續稱霸世界,這是多麼悲哀的國際現實。然而烏克蘭開戰至此已再無回頭路。

凜冬已至,在俄羅斯的空襲下,烏克蘭的能源供應受到很大的破壞,電力暖氣供應大成問題。歐盟的人道譴責有什麼用?可憐的平民要如何度過冰天雪地的寒冬呢?承平時代,人們還可以去森林伐木生火,現在是斷垣殘壁的城市,人根本難以生存,死亡只會加劇。無數個像曾聖光一樣的年輕生命,在烏克蘭不斷死亡啊!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那些喊著口號,鼓動青年上戰場的政客們,那一個曾經上過戰場?那些授與原住民榮譽獎章的官員,何曾體會親人死別的悲痛!

對全世界來說,最關注烏克蘭戰爭的,非台灣莫屬。因為,美國正打算將台灣推上戰場,當第二個烏克蘭,以此對付中國大陸。歐美已先在國際上造輿論,讓那些知名的媒體宣傳台灣青年已有戰爭準備。但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只不過去拍攝了一些青年人用BB彈玩模擬戰爭的遊戲,而這些青年對戰爭現實也毫無概念,更不必說認識現代戰爭的高科技,如無人機、衛星偵側、飛彈轟炸等。他們還在用二十世紀的遊戲,想像自己參加二十一世紀的戰爭,那是多麼不現實的荒謬劇。但英美的宣傳機器卻欲藉此鼓動戰爭。

還好,台灣最直接的影響是,烏克蘭戰爭消耗太多軍火,雖然台灣已訂了幾千億元,美國還來不及交武器給台灣。

台灣沒有足夠武器,美國就還沒有打算在台海開戰,這是幸或不幸?但又是多麼恐怖的現實!

一個台灣原住民之死,讓我們為烏克蘭死於戰火的無數青年哀悼,但我們更應該要警惕,千萬不要讓台海發生戰爭,千萬不要讓台灣青年,都有可能變成曾聖光。

我們真心祈求台灣絕對不要變成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