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避戰之道

中共二十大二十二日閉幕,在領導人習近平的政治報告中,眾所矚目的對台工作方針,仍以和統為主調,但更強調「反外力介入」及「反台獨」,並特別將反「外部勢力介入」放在反「台獨」之前,顯示未來中共會更加防範外部勢力介入台海情勢。
對比中共歷來對台宣示,二十大習的對台政策老調重彈居多,最受矚目的那句「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過去也都曾提過。但五年前的十九大沒有提到外部勢力問題,這次卻把反「外部勢力介入」擺在反「台獨」前面,當然和近年美中關係緊繃、美國猛打台灣牌有關。
自二○一八年美國挑起貿易戰開始,歷經香港反送中運動及《國安法》的實施,到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大陸趁勢進行對台封島演習,美國抗中挺台的力道愈來愈大,一個中國政策逐漸變調,軍事介入台海問題轉為高調,這是中共二十大特別突出反「外部勢力介入」的主要背景。
短期來看,所稱反「外部勢力介入」,則是聚焦於以下三件事:一、美國《台灣政策法案》會不會通過?通過的具體內容如何?二、美國《台灣政策法案》通過後,行政部門對台軍援的實際內容如何?三、蔡英文總統卸任前會不會訪美?規格及形式如何?這些都是未來一兩年內可能發生的事,牽動美中台三方的博弈,自然也是北京當局觀察並防範的重點。
不過依據報告內容與主客觀環境,除非台灣碰觸到大陸無可迴避的紅線,未來五年北京不但不會完成所謂「和平統一」,因為現在連開始探討民主協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都還沒有推動,遑論必然引發國際連鎖效應的武力統一。但大陸當然希望在統一問題上取得進展,對台灣的單邊措施會增加,在國際上施展「長臂管轄」以打擊台獨勢力也會更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和平統一仍是大陸的主調,美國方面卻似乎不這麼看。二十大召開期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稱中共將加速統一台灣進程;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Mike Gilday)十九日更警告,美軍必須在今年之前,為共軍可能在二○二四年前犯台做好應變準備。
這到底是美方為期中選舉鋪陳的政治語言,還是美國有心求戰的提前宣告,外界有不同解讀。台灣卻自應有所警覺,我們既要防備共軍來犯,同時也要防範美軍的強勢逼戰。
台海安全情勢是美中大國戰略關係重要的一環,台灣需要更充分地健全自主安全防衛能力與全民危機意識。總統府這次回應二十大報告時強調「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所以我們既要堅持「備戰但不求戰」的戰略定力,更必須把握機會創造兩岸可能的對話契機,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這才是台灣的避戰之道。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10.24
曹興誠批避戰謀和欺騙百姓 「我很樂意跟馬英九辯論」
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今天表示,前總統馬英九最近主張避戰、謀和,這是為了選舉在亂講話,請馬英九不要每天散布失敗主義,讓台灣變成另外一個阿富汗,自己很願意跟馬英九、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人辯論,「但是他們不敢,就只敢亂講騙老百姓,這是不對的」。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711012
曹興誠:台灣要有擊敗中共信心 像不投降的烏克蘭
中共「20大」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獨攬大權,並強調不放棄武力犯台。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24)日強調,台灣應該要向國際散布訊息:「我這邊會很團結,不會亂,若中共來犯,我們有實力把它擊敗,要建立讓國際認同的信心,這對台灣很重要。」曹說,台灣不能像阿富汗,若這樣沒人會幫你,要像烏克蘭一樣不投降,「台灣不能當扶不起的阿斗!」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1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