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峰會、兩岸關係與國慶日

虎年進入最後一季,全球歷經俄烏戰爭及疫情收尾之後,十一月將迎來三大峰會,影響世局重大,台灣自應予以關注。
首先登場的是十一月十日到十三日在柬埔寨舉行的東亞峰會,接著是十一月十五日到十六日在印尼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再來則是十一月十八日到十九日由泰國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三場峰會都在亞洲舉行,被稱這是全球治理探索新路的「亞洲時刻」。
三大峰會揭幕前,先有中共二十大於十月十六日在北京召開,重頭戲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尋求第三任期;接著是十一月八日的美國期中選舉,攸關民主黨能否保住參眾兩院優勢,並影響下次總統大選局勢。三大峰會閉幕後,台灣九合一選舉跟著舉行,選舉結果同樣關係到執政黨往後兩年任期的運行。
正所謂世事如棋局局新,三場選舉與三大峰會接續登場、密切連動,誠屬罕見。但焦點還是圍繞在美中俄三方,主要看點有兩個,一個是拜登和習近平是否藉出席峰會舉行拜習會,如果成真將是美中領導人兩年多來的首次會晤,台海問題不可能不談。第二個焦點則是俄羅斯總統普亭是否出席G20及APEC峰會,由於俄羅斯才剛透過公投手段兼併烏東四州,引發美歐擴大制裁,屆時兩大陣營在峰會上的較勁勢必激烈,中國大陸的立場也會受到嚴格檢驗。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日前在紐約亞洲協會論壇上指出,習近平原本預期普亭在二月發動俄軍入侵烏克蘭很快將取得勝利,因此才「給了普亭一張空白支票」,與俄羅斯確立合作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但隨著俄軍戰事失利,習近平現在想避免西方陣營群起對抗俄羅斯的情況發生在中國大陸身上,勢必得考慮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重新調整策略。
他預測中共二十大後,北京將向美適度傾斜,中美關係最快可能在今年十一月的二十國峰會見到緩和跡象。
美中關係能否緩和,當然還存在許多變數,例如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就可能影響白宮的對中政策。不過一旦雙方都有意以合作取代對抗,針對台灣問題勢須取得某種妥協,目前美國猛打台灣牌的態勢就會跟著調整,最終並將牽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自民進黨二度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兩年多的疫情防控更讓雙方交流幾近完全中斷。儘管關係惡化各有責任,有些人認為北京當局要負的責任還更大一些;但兩岸終究不可能永遠不相往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岸要重啟交流,我方自有必要展現誠意才行。
尤其中共二十大將通過「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台灣必應有所因應。我們建議蔡英文總統可以在今年國慶大典上向對岸伸出橄欖枝,針對兩岸政策提出適宜的宣示主張,藉此營造後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並為美中關係緩和後的美中台關係,找到台灣的利基所在。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10.10
三大峰會、兩岸關係與國慶日
虎年進入最後一季,全球歷經俄烏戰爭及疫情收尾之後,十一月將迎來三大峰會,影響世局重大,台灣自應予以關注。
首先登場的是十一月十日到十三日在柬埔寨舉行的東亞峰會,接著是十一月十五日到十六日在印尼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再來則是十一月十八日到十九日由泰國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三場峰會都在亞洲舉行,被稱這是全球治理探索新路的「亞洲時刻」。
三大峰會揭幕前,先有中共二十大於十月十六日在北京召開,重頭戲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尋求第三任期;接著是十一月八日的美國期中選舉,攸關民主黨能否保住參眾兩院優勢,並影響下次總統大選局勢。三大峰會閉幕後,台灣九合一選舉跟著舉行,選舉結果同樣關係到執政黨往後兩年任期的運行。
正所謂世事如棋局局新,三場選舉與三大峰會接續登場、密切連動,誠屬罕見。但焦點還是圍繞在美中俄三方,主要看點有兩個,一個是拜登和習近平是否藉出席峰會舉行拜習會,如果成真將是美中領導人兩年多來的首次會晤,台海問題不可能不談。第二個焦點則是俄羅斯總統普亭是否出席G20及APEC峰會,由於俄羅斯才剛透過公投手段兼併烏東四州,引發美歐擴大制裁,屆時兩大陣營在峰會上的較勁勢必激烈,中國大陸的立場也會受到嚴格檢驗。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日前在紐約亞洲協會論壇上指出,習近平原本預期普亭在二月發動俄軍入侵烏克蘭很快將取得勝利,因此才「給了普亭一張空白支票」,與俄羅斯確立合作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但隨著俄軍戰事失利,習近平現在想避免西方陣營群起對抗俄羅斯的情況發生在中國大陸身上,勢必得考慮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重新調整策略。
他預測中共二十大後,北京將向美適度傾斜,中美關係最快可能在今年十一月的二十國峰會見到緩和跡象。
美中關係能否緩和,當然還存在許多變數,例如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就可能影響白宮的對中政策。不過一旦雙方都有意以合作取代對抗,針對台灣問題勢須取得某種妥協,目前美國猛打台灣牌的態勢就會跟著調整,最終並將牽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自民進黨二度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兩年多的疫情防控更讓雙方交流幾近完全中斷。儘管關係惡化各有責任,有些人認為北京當局要負的責任還更大一些;但兩岸終究不可能永遠不相往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岸要重啟交流,我方自有必要展現誠意才行。
尤其中共二十大將通過「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台灣必應有所因應。我們建議蔡英文總統可以在今年國慶大典上向對岸伸出橄欖枝,針對兩岸政策提出適宜的宣示主張,藉此營造後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並為美中關係緩和後的美中台關係,找到台灣的利基所在。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