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十八歲公民權的前景

十八歲公民權的前景

 立法院會於今年三月二十五日審議《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時,獲出席的一百零九名委員全數同意通過。該修憲案於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公告半年期滿後,旋即交由中選會辦理公民複決投票。經過中選會委員會議決議,該項公民複決投票訂於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併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

 該修憲條文內容為:「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十八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十八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受高度重視。本案如複決通過,則凡年滿十八歲的國民將享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公民投票以及被選舉的權力,對於我國的政治生態也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目前全球約二百三十個國家或地區中,絕大多數均已實施十八歲公民權制度。

全球目前僅剩十一個國家或地區,規定二十歲以上的國民才具有投票權。就國內而言,各政黨亦均表示支持十八歲公民權案。由此可見,十八歲公民權既是世界潮流之所趨,也是國內各政黨之共識。

目前我國《刑法》規定十八歲即為成年,需負刑法上的完全責任,父母不再需要負連帶責任。我國《民法》也已下修成年年齡為十八歲,並自明年的元月一日起開始實施,此後父母在法律上不必再負擔撫養義務。我國《兵役法》也規定年滿十八歲之男性國民為役齡男子。

綜上所述,依我國的法律體系,十八歲即為成年,需負起《民法》、《刑法》、《兵役法》上的相關義務,成為自我獨立負責的個體。十八歲既負有相關義務,如能同時享有公民權,乃是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

國人教育的不斷普及與提升,資訊取得的便利與快速,都使得目前十八歲的國民較過往農業時代的同齡者更為早熟並具有主見。

倘與現今其他年齡層相較,十八歲國民的思考力與判斷力也不一定遜色。本於民主制度「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原則,賦予十八歲國民以公民權利,應屬合理。

而本應理性討論的十八歲公民權議題,卻因各個政黨的政治算計,而變得複雜、詭譎。

最早力推十八歲公民權的政黨是民進黨,因為過去數年民進黨,若將公民權由二十歲調降到十八歲,原本預期可以為民進黨增加可觀的選票。意外的是,今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由於民進黨的負面攻擊與文宣操作過當,又爆發若干疑似性弊案,導致目前民進黨的年輕選票有大幅流失的跡象。此時民進黨若強力推動十八歲公民權複決,似乎不見得對未來的選情有利。而國民黨原本就傾向於緊抱年齡較長的深藍選民,自然對於推動十八歲公民權顯得消極。

 十八歲公民權複決案,目前推估需有超過九百六十五萬票的同意才能通過,原本難度就高。再加上前述的政黨算計,前景更是梗阻。但無論此複決案今年是否能夠通過,可以確定的是,任何一個能夠積極動員選民投下同意票的政黨,就有機會爭取到更多的青年選票。反之,就有可能遭青年所疏離。

任何政黨倘能呼應十八歲公民權的世界潮流,並提出配套的青年政策,關懷青年之福祉,對於選情可以說是有利而無弊,而這才是民眾最需要的政治算計。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