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共同管理」釣魚島目標日本最大巡邏艦服役
日本隸屬於奄美海上保安廳的大型巡邏艦「奄美號」(3,500噸)3日首次駛入鹿兒島縣奄美市名瀨港,正式服役。這是日本海上保安廳迄今為止最大的巡邏艦,該巡邏艦在船尾配備了兩挺40毫米機關炮,與該部門的巡邏艦“天城號”(1300噸)和“海門號”(220噸)以及古仁屋海上保安署的巡邏艦“磯波號”(100噸)一起擔當新的海監力量,該船正在推進日本《產經新聞》4月5日發文指出:「中國正試圖向國際社會展示其在釣魚島海域的永久存在和管理」。
東京特約記者楚良一
「奄美號」全長120米,寬14米,安裝有直升機飛行甲板,可起降直升機,有遙控水砲、兩挺40公厘機關砲以及最新的遠端監視設備。與大型巡邏艦「天城號」(1,300總噸)相比,該艦體型更大,預計在惡劣天氣下作業的機會也更多,船員人數為42人。
該艦是根據包括強化釣魚島週邊日本認為是“領海”在內的防衛體制“海上安保力量加強方針”,耗資約121億日元新建的。今年3月24日,岡山縣的一家造船廠將該艦交付給日本海上保安廳。
據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本部透露,4日,4艘中國海警船正在釣魚島(石垣市)領海外的毗連海域航行。這已是中國艦艇連續第137天在釣魚島附近航行。
這4艘船分別名為海警2303號、海警2301號、海警2501號、海警2204號,均配備了機關砲。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警告其不要進入日本領海,並正在繼續對該地區進行監視和警惕監視。
而日本《產經新聞》4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準備就釣魚島問題起草《共同管理宣言》 考慮派遣偽裝成漁民的民兵登陸採訪吉原俊》(華盛頓古森義久)一文指出:
前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中國海洋戰略專家吉原俊(Toshi Yoshihara)接受了《產經新聞》的訪問。報道警告稱,中國當局正在釣魚島(沖繩縣石垣市)附近海域展示永久的存在”,試圖否認日本的施政權利,並準備宣布對這些島嶼與日本進行共同管理。與此同時,中國還考慮派遣偽裝成漁民的民兵前往釣魚島,以增加美國依據《日美安保條約》進行軍事幹預的難度。
吉田俊曾在美國海軍大學附屬中國海洋研究所擔任主任研究員超過10年,現任華盛頓戰略預算評估中心(CSBA)高級研究員。
吉原在受訪時指出,有報告指出中國海警武裝船隻最近進入釣魚島週邊日本領海超過92小時,創下最長紀錄,而且2024年,這些船隻在可稱為準領海的毗連區停留的時間長達355天。他表示,「中國正試圖向國際社會展示其在釣魚島海域的永久存在和管理」。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05/04/2025
日外交藍皮書 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八日在內閣會議提出二○二五年版外交藍皮書,對於俄羅斯與中國轟炸機與船艦,在日本周邊的聯合行動頻率增加,表示應以「嚴重關切」態度密切關注。藍皮書也提到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的軍事演習,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