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機密文件重塑美軍戰略方向:兼顧國土防禦與拒絕中國奪取台灣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重新調整了美軍關注的方向,將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和通過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承擔風險”來加強國土防禦作為優先事項,根據一份帶有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印記的秘密內部指導文本。
↑圖上說明:3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東京首相官邸等候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到來。 © 美聯社圖片
弗林
這份名為《臨時國防戰略指南》的文件在大多數段落中都標註了“機密/不得提供外國國民”,於3月中旬在整個美國國防部分發,並由赫格塞斯簽署。該文件以概括性的、有時甚至是黨派性的細節概述了川普(Donald Trump)總統願景的執行情況,即準備並打贏一場針對北京的潛在戰爭,並保衛美國免受包括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在內的「近海外」威脅。該文件為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制定了優先框架,並提出了執行這項工作的願景,也指示美軍在打擊非法移民和販毒方面發揮更直接的作用。
川普主政的首屆政府和拜登政府將中國定性為美國的最大威脅,並擺出準備和阻止太平洋地區衝突的態勢。但赫格塞斯簽署的指南文件不同尋常,它將潛在的台灣入侵描述為唯一的動因,必須優先於其他潛在危險——將美國龐大的軍事架構重新定位為聚焦印太地區,超越其本土防禦任務。
鑑於人員和資源限制,五角大廈將“承擔其他戰區的風險”,並向歐洲、中東和東亞的盟國施壓,要求它們增加國防開支,以承擔大部分威懾俄羅斯、北韓和伊朗威脅的任務。該指南稱,美國國防部將把反恐任務的重點轉移到打擊有能力和意圖襲擊美國本土的組織上,這表明五角大樓將不再優先考慮中東和非洲那些破壞地區穩定但沒有發動國際攻擊野心的武裝分子。
赫格塞斯寫道:「中國是本部門唯一步調的威脅,在保衛美國本土的同時,拒止中國既成事實地奪取台灣是本部門唯一的步調腳本」。該指南的部隊規劃架構——即美國國防部將如何建立各軍種並為其提供資源以應對預期威脅的概念——在規劃大國戰爭的突發事件時將只考慮與北京的衝突,而將來自莫斯科的威脅主要留給歐洲盟國來應對。
拜登政府發布的《2022年國防戰略》強調盟國共同抵制俄羅斯的侵略,指“互利的聯盟和盟友……是我們最大的全球戰略優勢”,而赫格塞斯的臨時指南則稱,北約必須承擔“大得多”的責任分擔,因為美國的優先事項集中在其他地方,不情願提供部隊。美國國防部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據一位審查過該文件的國會助理稱,這一文件已提供給美國國會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各委員會,共和黨和民主黨人都認為該文件令人困惑。上述助理指出,該文件呼籲美國撤出在包括中東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駐軍,但川普政府一直專注於展示火力和威懾力,打擊也門胡塞武裝並向伊朗施壓。
這位匿名國會助理表示:「『我們希望美國在世界上擁有實力和軍事主導權,我們希望無處不在,但也希望不去任何地方』,這兩者之間存在矛盾, 這是不一致的,他們(川普政府)將很難圍繞這一點制定戰略」。
這臨時指南共9頁。根據《華盛頓郵報》對兩份文件的分析,其中多處內容與美國傳統基金會一份篇幅較長的2024年報告相似,有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美國傳統基金會報告的合著者之一貝萊斯-格林(Alexander Velez-Green)目前擔任五角大樓最高政策官員的臨時職位。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於去年8月發布,建議五角大廈優先考慮三個核心問題:嚇阻入侵台灣、國土防禦以及盟國和合作夥伴之間分擔更多負擔——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與此如出一轍。上述國會助理說,國會山莊的工作人員很容易就能看出這份文件受到了該保守派智庫的影響。美國傳統基金會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身為總統候選人的川普否認美國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畫」是他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政策藍圖,該計畫提出了聯邦政府的極右過渡議程。但川普在重返白宮後執行的政策和人事任命——包括這份五角大廈的指南文件已清楚地表明,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計劃對他執政的頭幾個月影響深遠。
美國軍方高級官員已將傳統基金會提出的願景與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直接聯繫起來。美國非洲司令部戰略和計劃負責人哈蒙(Garrick Harmon)少將建議手下工作人員閱讀傳統基金會去年發表的報告,作為討論如何將他們的優先事項與五角大樓新指南保持一致的一部分。
透露消息的工作人員說,美國非洲司令部的另一名官員分發了這份傳統基金會的報告。該工作人員補充說,這些相似之處表明五角大廈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傳統基金會報告的啟發,而且這些資訊對理解赫格塞斯簽署的指南文件可起到補充作用。
美國非洲司令部發言人卡哈蘭(Kelly Cahalan)拒絕對內部討論發表評論,但表示工作人員會與非洲問題專家會面,為規劃提供資訊。卡哈蘭說:「參謀部也定期閱讀和分享公開的研究和報告。與所有審慎的軍事規劃一樣,我們不斷利用最新研究成果來評估和發展我們的策略」。
赫格塞斯正在對印太地區進行其上任後的首次訪問,強調針對中國的優先事項,並告訴關島的美軍部隊他們是美國軍事行動的「矛尖」。五角大廈關於台灣「拒止防禦」的新指導方針包括透過潛艇、轟炸機、無人艦艇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特種部隊增加駐軍,以及更加重視摧毀加固和地下目標的炸彈。該計畫還要求加強印太地區美軍駐紮的防禦,建立預先部署的庫存並改善後勤。
文件在強調支持嚇阻中國對台灣的攻擊的同時,也呼籲「施壓」台北「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川普及其盟友批評台灣對自身防衛投資不足,並敦促其政府將高達10%的GDP用於軍事準備——這一比例遠高於美國及其盟國的現有國防開支。自上任以來,川普從拜登在任內提出的會派美軍協防颱灣的立場後退一步,回到了華盛頓數十年來的「戰略模糊」表態。
兩位熟悉台灣官方討論的人士說,台方一直在努力與美國新政府打交道,因為人們對華盛頓的支持越來越懷疑——在今年二月特朗普、副總統萬斯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災難性的白宮會晤後,這種擔憂加劇了。
台灣總統賴清德上周向華盛頓發出了安撫性訊息,稱將把國防開支從GDP的2.5%左右提高到3%以上,作為正在進行的軍事基礎設施改革的一部分。作為回應,中國在台灣附近派遣了多架戰鬥機和軍艦,並警告「玩火自焚」。根據洩漏的機密文件,美國分析家認為,2023年,台灣軍隊不太可能挫敗中國的軍事空中優勢。
此外,赫格塞斯簽發的指南文件使五角大廈與川普的一些國際定勢同步,描述了來自「近海外」的不確定威脅。他寫道,美軍必須「隨時準備捍衛美國的利益,無論它們在我們半球的任何地方受到威脅,從格陵蘭到巴拿馬運河,再到合恩角」。
川普週五對記者說:「我們必須擁有格陵蘭島」。這加劇了與丹麥的緊張關係,丹麥是北約盟國,負責管理格陵蘭島的外交政策和國防。該指南文件還指示美軍領導人確保巴拿馬運河的通行,並在打擊販毒、邊境保護和驅逐非法移民等通常由國土安全部負責的工作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該文件還呼籲透過川普描述的仍處於概念階段的「金穹」飛彈防禦計畫來擴大美國的核武力量和國土飛彈防禦。
赫格塞斯的指南文件承認,在俄羅斯軍事進取的情況下,美國不太可能向歐洲提供重大支持,如果有的話,並指華盛頓打算推動北約盟國承擔該地區的主要防禦任務。文件稱,美國將支持歐洲對俄羅斯進行核武威懾,而北約只應依靠不需要用於國土防禦或中國威懾任務的美軍。
文件稱,大幅增加歐洲分擔的國防負擔「還將確保北約能夠可靠地威懾或擊敗俄羅斯的侵略,即使威懾失敗,美國已參與或必須保留部隊以威懾另一地區的主要衝突」。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3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