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考慮向美國採購70億至100億美元軍武
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的軍武,期盼在中國持續對台施加軍事壓力之際贏得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支持。
中央社轉引路透社17日獨家報導,有3位不具名的知情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台灣正在跟美國軍方商談軍購。其中一人聲稱,這項軍購計畫目的是向美國表明台灣致力於防務。
另一人指出,該軍購計畫將包含岸防巡弋飛彈(CDCM)以及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的火箭。此外他說:“如果金額低於80億美元,我會相當驚訝。應該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
白宮沒有立即回覆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日前曾表明:他希望加快交付武器給台灣。
關於軍購具體內容,台灣國防部拒絕評論,但表示正致力於發展國防,能落實強化軍隊目標的任何武器和軍備,都被列為出價購買目標。
第3位知情人士指出,台灣計畫提出一項特別國防預算,優先着重精準彈藥、防空升級、指揮及管制系統、後備部隊裝備以及反無人機科技。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還說,台灣不認為特朗普正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出賣台灣利益的“大交易”,他更關心的是要對半導體課徵關稅。
這3位消息人士還向路透社表示:儘管美國其他外交職位有重大調整,但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將續任現職。
另據中央社報道:台灣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日前接受烏克蘭媒體專訪時表示:國際社會應讓台灣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一部分,減少資訊交流的限制,以深化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的和平穩定。
報導首先引用總統賴清德“要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的談話,強調台灣從俄烏戰爭中獲得重要啟發,正積極研發在未來全球衝突中備受依賴的小型廉價無人機,另外俄烏戰爭也加深了民主陣營對“紅色供應鏈”的疑慮,台灣作為全球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龍頭,已明顯成為替代方案。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 17/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