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勇鷹高教機首次失事墜海飛行員跳傘獲救
↑圖上說明: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台中清泉崗基地出席台灣研發的「勇鷹」新式先進教練機的首次公開飛行。 (2020年6月22日)
楊芙宜***台北
台灣空軍一架自主研發與建造的新型高級教練機(高教機)“勇鷹”星期六(2月15日)上午在台東訓練時失事墜落,飛行員跳傘獲救。這是台灣「國機國造」的代表勇鷹教育機自2021年開始交付以來,首次發生此類事故。
台灣空軍司令部在聲明中表示,飛訓部一架機號1130的高等教育機因「雙發動機」失效,墜落於台東志航基地機場北面海面。
台灣空軍說明,駕駛該機的飛行員林瑋少校星期六晨間執行一批2架次的基本航線投彈的飛行科目訓練,擔任長機單人操作,不料上午8時40分起飛後宣告雙發動機失效,林瑋彈跳跳傘落海,經緊急救援,於9時14分安全獲救,初步檢查其健康狀況良好。
台灣空軍表示,墜海的雙座高教機飛行總時間183小時,林瑋為空軍官校102年班,飛行總時間為1184+50小時。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社群媒體臉書上表示,他感謝第一線救援人員及單位,還有協助的漁業電台等,並已請國防部調查釐清事故原因,就應有程序進行檢驗。
針對這起事件,台灣空軍司令部表示,已組成專案小組,將協同漢翔公司進行調查,以釐清肇因。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是不是有一具發動機的壓縮機葉片或渦輪葉片打到另外一具發動機,同時造成兩個發動機失效?我認為這個可能因素不能完全排除。2個發動機要同時失效,這種狀況機率很低,但是卻產生了。”
張延廷表示,墜毀的勇鷹高教機依生產序號是2022年開始製造的第30架高教機,才服役一年,但新機卻出現雙發動機失效,勇鷹高教機的發動機是美國製造,應該要檢驗這發動機究竟哪裡出問題。
台灣國防部在2017年2月啟動新式教育機自研自製,由國有民營事業漢翔公司製造的勇鷹高教機預算為686億新台幣(約21億美元),2020年6月22日首次試飛,首架量產機型於2021年11129日交付給台灣空軍。
週六墜機意外是自2021年11月勇鷹高教機開始交機以來的首次重大受挫,已為漢翔公司明年能否如期全數交付給台灣空軍,投下變數。
路透社和台灣媒體中央社報道,台灣空軍計劃以勇鷹高教機汰換舊款AT-3和美製F-5教練機,作為台灣新一代空軍飛行員的育成機種,已採購了66架該型機,並預計2026年完成全數交付。
漢翔公司目前交付了41架勇鷹教育機。台灣媒體《聯合報》報道,去年勇鷹機原定交付18架,但實際上僅交付了11架,從下半年起交機延宕。
據報道,漢翔先前表示,這是受到疫情衝擊航太供應鏈、導致原物料與零件缺料的影響,美國製零件已到貨,預計今年1月底前完成2024年剩餘7架的勇鷹高教機交機作業。
台灣武器裝備有大部分向美國採購,近年來面臨中國在台灣週邊加大軍事演習和灰色地帶侵擾的威脅,台灣政府已將發展本土先進的國防工業作為優先事項。
台灣總統賴清德週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勇鷹飛官獲救令人欣慰,此事可見在面對中國威脅之際,台灣的國軍正英勇守護國家。他請全國人民一定要全力支持國軍,並說希望立法院能100%毫無保留全力支持國防與外交。
根據中央社報道,勇鷹高教機的外型承襲國造IDF經國號戰機低阻力及高攻角的氣動力特性,但全機超過80%更新,採用漢翔與美方合資的ITEC公司生產的F124-200TW引擎超過80%更新,採用漢翔與美方合資的ITEC公司生產的F124-200TW,全機結構重新設計佈局,並大量採用複合材料,以減輕飛機重量5%。
勇鷹高教機可用於空對空和空對地戰鬥訓練,可在較短的跑道上起降,並可配備武器。不過,其武器配備仍處於測試階段。(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轉載自美國之音】202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