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次美國董事會7決議出爐未提增加對美投資案
↑圖上說明:世界最大晶片承包商台積電(TSMC)首次赴美國召開董事會,台灣時間2月12日七項決議出爐,僅核准增資子公司,額度上限百億美元。
在美國政府接連祭出關稅政策之際,世界最大晶片承包商台積電(TSMC)首次赴美國召開董事會,外界關注台積電投資動向。台灣時間星期三(2月12日),該次董事會七項決議出爐,但並沒有出現外界關注的擴大美國投資案,僅核准增資子公司,額度上限百億美元。
川普總統著眼於提高本土晶片製造量能,他曾在總統選舉期間批評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產業,後來更威脅要對台灣輸往美國的半導體晶片加徵100%的關稅。
川普本週計畫宣布對多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台灣為了減緩潛在衝擊,已經派遣經濟部高級官員前往華盛頓,與美方官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同時,台積電也首次到海外召開董事會,在美國舉行第一季度董事會會議。
外界會前估計,如何應對美國新一波政策將是這次董事會的核心議程。不過,台積電會後公佈的七項決議,包括核准2024年財報、2024年第四季現金股利、員工績效獎金與酬勞、資本預算、增資子公司TSMC Global、召集股東會以及人事案,並無外界關注的擴大美國投資案。
台灣《自由時報》報道稱,這次董事會“未演先轟動”,但決議事項似乎和往常董事會差不多,“雷聲大雨點小”。
台灣中央社報道,業界人士認為,台積電位必會針對關稅議題與美國政府溝通,以避免遭受關稅影響。台積電不排除可能加速先進製程在美國量產時程,也可能在亞利桑那州增建第四座晶圓廠。
該人士表示,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計畫不一定會在這次董事會達成決議,隨著與美國政府持續溝通,不排除在未來拍板。
根據本次董事會決議第四項,台積電為因應長期產能規劃,核准資本預算約美金171億4140萬元,內容包括建設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建設及升級先進封裝、成熟及/或特殊製程產能;廠房興建廠務設施工程。
另根據決議第五項,董事會核准於不超過100億元的額度內,增資公司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TSMC Global,以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台積電近幾年響應美國號召,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興建三座生產尖端晶片的工廠。上個月,台積電已經開始在亞利桑那州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4奈米晶片。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上週表示,台積電與美國企業在產業鏈上緊密合作,美國負責晶片設計與通路,而品牌商為最大受益者。台灣所做的還是資本支出最高的部分。他強調,台灣最初從美國引進半導體技術,就非常重視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
郭智輝說,台灣是美國最好的貿易夥伴,希望透過更深入的解釋與溝通,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台積電是蘋果(Apple)和英偉達(Nvidia)等美國大型高科技公司的關鍵供應商。
【轉載自美國之音】202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