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戒嚴:韓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圖上說明:韓國首爾,一名身披韓國國旗的男子和其他幾位民眾站在國會大廈的牆上。 (2024年12月4日)
章樂古***華盛頓—
12月3日夜間,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透過全國電視演說宣布戒嚴,稱此舉旨在應對國會中「親朝反國家勢力」的威脅。幾個小時後,尹錫悅又宣布正式解除緊急戒嚴。這段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戒嚴令下達後,坦克車、軍車出現在首爾街頭,韓國國會大樓入口被警力封鎖。
數千韓國民眾湧至國會大樓外,舉行了整體和平的示威活動,要求解除戒嚴令。偶有民眾與戒嚴警察發生肢體對抗。
戒嚴155分鐘後,韓國國會投票推翻該戒嚴令。
戒嚴300分鐘後,尹錫悅表示尊重國會的決定,將盡快召集內閣解除戒嚴令。
戒嚴360分鐘後,尹錫悅在12月4日凌晨召集的內閣會議上正式解除戒嚴。韓國軍方表示,所有因戒嚴動員的部隊已返回各自駐地。

這事件在韓國社會引發巨大的政治震盪,也迅速吸引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這是韓國自1987年軍政府統治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之一。
事件起因
尹錫悅自2022年上任以來就與由共同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多數派陷入政治僵局。身為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頻繁利用多數席次否決尹錫悅政府的預算提案,並對其內閣成員發起了22次彈劾動議。
在宣布戒嚴的演講中,國內民意支持率持續低迷的尹錫悅強調「使國家正常化」的緊急性。他指責反對黨“企圖推翻自由民主”,並稱他們的行為正在“癱瘓國家核心功能,破壞憲政秩序”。他將反對黨描述為“可恥的親朝反國家勢力”,將戒嚴描述為一次針對“反國家勢力”的“舉國決心”之舉。
「我宣布戒嚴,是為了保護自由的大韓民國免受朝鮮共產勢力的威脅,剷除那些可憎的親朝反國家勢力,他們正在剝奪人民的自由與幸福,同時守護自由的憲政秩序。」尹錫悅在演講中說。
根據韓國憲法,總統有權在「戰爭、戰時或其他國家緊急狀態」下宣布戒嚴,授權軍方採取特別措施維持秩序,包括限制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及其他公民權利。
但是,外界廣泛質疑尹錫悅戒嚴決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認為當前局勢並未達到憲法規定的戒嚴條件。這次戒嚴令所引發的強烈反應正使尹錫悅面臨前所未有的來自國內外的多重壓力。
戒嚴令的內容與執行
尹錫悅宣布的戒嚴令於當天晚上11點正式生效。根據韓國軍方頒布的戒嚴令細則,所有政治活動,包括政黨活動和市民集會,都被禁止。軍方同時要求正在罷工的醫生48小時內復工,違者可被逮捕。此外,戒嚴令還規定,傳播「假新聞」或「操縱輿論」的行為將受到懲罰,逮捕行動無需法院簽發逮捕令。
電視畫面顯示,軍警封鎖了國會大廈的入口,荷槍實彈的士兵在大樓周圍駐守,甚至有軍用直升機降落在國會大樓。這種畫面讓許多韓國民眾聯想到1980年韓國光州事件期間的戒嚴場景。
迅速引發的反對浪潮
國內反應
民眾抗議:數千示威者聚集在國會外,高喊「結束戒嚴!」的口號。新聞畫面顯示,部分示威者試圖進入大樓,與警察發生衝突。抗議人數在隔天凌晨進一步增加,甚至佔據了首爾汝矣島附近的多條街道。一些示威者高呼“尹錫悅下台!”“逮捕尹錫悅!”
國會行動: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緊急召集會議,號召所有議員前往國會大廈。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要求軍警撤離,並承諾「與人民一起捍衛民主」。國會300席中,190名出席議員全票通過決議,宣布戒嚴「無效」。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譴責戒嚴令“非法和違憲”,並表示“我們不能讓軍隊統治這個國家”。
執政黨分裂: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勳公開反對戒嚴,稱此舉是“錯誤決定”,並表示將與人民一道阻止總統的極端行動。
國際反應
美國、英國和聯合國均對此表示嚴重關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強調,美國並未事先獲知戒嚴決定,並對韓國局勢深感疑慮。美國副國務卿科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美國希望韓國能「以和平方式並依照法治」解決爭端。作為韓國的主要盟友,美國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撤銷戒嚴令
在民眾抗議和國會民主程序的壓力下,尹錫悅在12月4日凌晨宣布將盡快召開內閣會議解除戒嚴。根據韓國憲法,當國會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必須「立即遵守」。
在戒嚴6小時後,尹錫悅召集的內閣會議宣布戒嚴解除。
在其決定解除戒嚴的演講中,尹錫悅再次表示,他早前宣布戒嚴「是對試圖癱瘓國家核心功能、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反國家勢力展現的國家決心」。
「我呼籲國會立即停止以彈劾、立法操控和預算操控來癱瘓國家運作的離譜行為。」他在演講中說。
【轉載自美國之音】202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