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台灣多元文化:小學多語教學引發對英語教育衝擊的擔心

台灣多元文化:小學多語教學引發對英語教育衝擊的擔心

李宗憲

台灣有近百萬的新移民和移民子女,今年8月當局將在國民教育導入東南亞語言,強調要重視新移民文化的傳承。專家分析,這突顯出台海兩岸對於多元文化接收度的差異,不過也有家長擔憂此舉會排擠英文學習。
↑圖上說明:台灣8月將在國民教育導入東南亞語言

從印尼、越南等國的移民台灣的「新住民」已逾54萬人,超越台灣原住民人數,並孕育了41萬名後代,「新住民」總數已佔台灣總人口3%以上。

台灣的小學8月將新增泰語、印尼語等7國東南亞語為必修課,學生須從這七個語種及本土語言(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選一門必修,此舉受到許多新移民歡迎,認為這是政府對他們身份的認可,且有助於消弭歧視,不過,卻此舉也引發部分人士和家長擔憂,新課綱會使本土語言教育受到影響及排擠英文學習。

「不要教女兒印尼文」

二十年前從印尼加裏曼丹島遠嫁到台灣的Fimi Ciang說當年剛到台灣,想教女兒母語時,其台灣婆婆對她說:「不要教你女兒印尼語。」當年場景如今仍歷歷在目。

她說:「婆婆對我說了那句話後,我再也不想教女兒印尼語了。」Fimi向BBC中文表示,當時婆婆並未說原因,但她猜測,那是一種「看不起」印尼語言和文化的感覺。

Fimi有兩個小孩,如今兒子念高中,女兒已經在工作,他們都不會印尼語。她說,回到印尼家鄉,小孩很難和親戚流暢溝通,覺得很可惜。如今得知印尼語將納入小學的選修課程,Fimi很開心。她說,這像是「政府對我們的認同」,這樣的課程能幫著小學生認識不同文化,非常重要。

根據台灣歷史博物館網站說明,90年代台灣跨國婚姻人口逐漸成長,是因為台灣經濟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男性就業問題增加,加上女性自主意識及經濟能力提升,所以很多台灣男生會透過婚姻仲介,至大陸、港澳及東南亞各國尋求結婚對象,因此有大批外籍配偶進入台灣社會。如今,因聯姻移民台灣人數突破54萬人。

今年剛從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的劉千萍對台灣社會歧視新移民及他們的語言也有同感。她是參與此次新課綱編審工作中唯一的新移民二代。

劉千萍的母親來自越南,她向BBC中文表示,小時候並不被鼓勵學習越南語。她說,台灣人會歧視來自東南亞的外籍勞工或對他們態度輕蔑,覺得東南亞語言很難聽或落後。劉千萍舉例說:「像是電視節目會模仿越南人或泰國人講華語的口音,並落入搞笑橋段。」 這都會使她即使學了語言,也不敢用,或怕會被另眼相待。

劉千萍說:「家庭傳承的阻礙,是來自社會的眼光。她強調:「將新住民語言納入國民教育,也許能解開新移民二代,因為歧視或社會壓力,而不敢認識媽媽母國的心結,並瓦解學習媽媽母語是落後、沒用的印象。」

劉千萍是參與此次新課綱編審工作中唯一的新移民二代。

她說,一周一次的語言課程,目標並非精進語言,而是透過課程介紹文化,讓小學生認識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她期待,「透過選擇語言必修課程的當下,能了解有各種不同文化的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

印尼裔的台灣新住民二代、逢甲大學助理教授何景榮說,將新住民語言納入國民教育,是對新住民的尊重。他對BBC中文說:「40年前,台灣社會歧視講台語的人,20年前,則歧視原住民,現在逐漸進步到把少數族群的語言也列入課程,能讓各個族群都獲得尊重,是一種對新移民的認可。」

何景榮向BBC中文表示,歧視是外在的偏見,通常中學後受到社會影響才會顯現,因此小學階段歧視很少發生,不過他說:「以國家力量去證明新移民文化的重要,歧視就會大幅減少。」

學者稱,過去五年東南亞的經濟正在崛起,學習東南亞語言已成為趨勢。

劉千萍在求學階段也沒有遇到歧視,但她說,老師會對她成績優異的表現感到訝異。她表示,當年社會氛圍認為新住民家庭都是來自經濟弱勢或經濟中產階級以下,並覺得因為媽媽是外國人中文不夠好,無法指導課業,「好像成績好就很特別」。

老師對她成績優異感到驚訝,迄今仍讓她記憶猶新,她說,那個眼光,就是台灣社會對於新移民家庭不抱期待,好像表現差是正常,「這樣對媽媽很不公平」。

本土語言的爭議

不過,在小學階段增加東南亞語言選修課程,在台灣引發部分家長的擔憂會排擠英文學習。有家長在臉書社團留言指出:「不全力推雙語(國語和英語)教學嗎?」並說「為了新住民二代著想,更應該推中英文。」並引起數多名網友留言,表示同意該觀點。

也有關注台灣本土語言如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語的人士,發表評論表示,將東南亞語列為課程選修,會衝擊這些本土語言教育,更指出會使本土語言有「滅絶」的可能!

對此,何景榮表示,新課綱只是讓學生有多一點選擇。他說:「台語、客語也沒有排擠到雙語教育。」

何景榮進一步指出,過去五年,東南亞的經濟正在崛起,學習東南亞語言已成為趨勢,也能增加未來競爭力。他舉例,逢甲大學今年上學期印尼語的選修課只開了一班約50人,下學期已增加到兩班100人,而且有許多學生希望能到東南亞國家實習。

台灣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要強化台灣與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的關係。劉千萍表示,政府認為新住民新二代有跨語言及跨文化的優勢,卻忽略了過去的社會氛圍對於東南亞的歧視。她說:「很多新二代過去都不被鼓勵說母語。」

她說,在審議課程的過程中,有討論到新移民語言是否要列入「本土語言」,但後來決定列為「新住(移)民語」。

劉千萍對BBC中文強調,「新住民就是台灣人」。她說,台灣的語言是什麼還有待釐清,她說,我今年21歲,我媽媽就比我在台灣多生活了21年又10個月,「若我是台灣人,為何我那媽就不是?」

長年進行移民及越南研究的台灣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宏仁向BBC中文表示,目前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不習慣新移民的存在,或不曉得新移民人口超已超越原住民,因此難免會有反對聲音,「就是因為不熟悉、不了解。」他說。

王宏仁說,台灣推行母語及少數族群的語言,就是要確認無論種族,每個台灣人都被平等對待,也是身份認同,他強調,就像是「國家認定你是台灣的一分子」。

他分析,民主化之前的黨國教育(愛黨、愛國),都是以漢人為主體,因為威權的政體希望大家一致,因此,非漢族的文化就會被邊陲化。不過,隨著台灣民主化後,也逐漸重視母語和多元文化,如今在國民教育納入新移民語言,就是一種接納多元文化的展現,對各種文化給予基本尊重。

王宏仁也認為,台灣推行新移民語言也顯現出台灣與大陸的不同,他說:「大陸的大中國思想,會希望其他族群要學習漢族,而少數民族的語言就淪為學術研究的材料,不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轉載自BBC英國廣播電台】201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