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屏東縣國中小校長第2階段遴選揭曉 公平性存疑

屏東縣國中小校長第2階段遴選揭曉公平性存疑

屏東縣113學年度第2階段遴選結果出乎意料,105學年度儲備了7年的三位儲備校長依舊未能上任,繼續在儲備名單中等待。這一結果不僅讓人質疑遴選過程的公正性,更引發了對教育處遴選制度及其背後政治干預的深刻批判。

首先,遴選過程的透明度嚴重不足。儘管教育處強調遴選過程公正透明,但實際上,評審過程中的具體細節和評審標準並未公開。候選人和社會大眾無法獲知評審委員的具體構成、評分細則以及每位候選人的具體得分和評語。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讓候選人感到無所適從,也讓外界質疑遴選結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透明度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對結果的不信任,削弱了教育處的公信力。

其次,遴選標準模糊且缺乏針對性。這三位儲備校長在過去七年中已經接受了全面且嚴格的培訓,理論上具備了擔任校長的各項能力。然而,這些候選人依然未能上任,表明評選標準可能存在問題。究竟是這些候選人未能達到某些具體標準,還是評審委員對候選人能力的認知存在偏差,這些問題都未能明確說明。模糊的評選標準使得候選人無法有的放矢地進行自我提升,也讓外界無法了解教育處在選拔校長時究竟看重哪些能力和素質。

第三,政治干預的可能性使得遴選過程更加複雜和不透明。傳聞有議員和民代強力介入遴選結果,這不僅破壞了遴選的公正性,更使得遴選過程淪為政治權力博弈的工具。這樣的情況對於教育系統來說是極其有害的,因為它不僅損害了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利益,也破壞了教育系統內部的公平和公正。政治干預使得真正有能力、有熱情的教育工作者難以脫穎而出,進而影響教育質量和學生的成長。

最後,制度設計的不公平性讓人質疑遴選制度的初衷。儲備校長制度的設立初衷是為了培養和儲備未來的教育領導人才,但長期儲備卻未能上任,讓這些候選人陷入了無限期的等待之中。這不僅浪費了他們的寶貴時間和精力,也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對制度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結果可能讓其他有志於成為校長的教育工作者望而卻步,進而影響整個教育系統的人才梯隊建設。

總結而言,屏東縣教育處的遴選方式在程序透明度、評選標準和制度公平性方面存在明顯缺失,並且可能受到政治干預的影響。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遴選結果的公信力,也對教育系統的長遠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教育處應當深刻反思並及時改進遴選方式,確保遴選過程公開、公平、公正,以充分發揮儲備校長制度的應有效能,為教育事業培養更多優秀的領導人才。

屏東縣國中小第二階段新任校長遴選 結果出爐

 屏東縣113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第二階段新任校長遴選作業今晚(18日)完成,依簡報與委員提問詢答表現,並以出缺學校校務發展等綜合評判,經不記名投票,遴選合適校長,國中計1名,國小7名。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709586

連任失利校長「鑽漏洞」敗部復活?全教總:重建遴選公信力為校舉才
(2024/05/23舊聞共參考)

 今年各中小學校長遴選將結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開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全教總接獲多起陳情指,校長遴選出現許多離譜缺失,例如宜蘭縣出現校長連任失敗,卻大鑽「連任、新任分不同階段遴選」漏洞,「敗部復活」繼續在原校當校長,質疑校長遴選變成「喬」家大院,遴選委員會淪橡皮圖章,成為分配校長工作的平台,嚴重傷害校園民主教育,要求新國會應完備相關法制,教育部新團隊則應積極重建校長遴選公信力,真正「為校舉才」。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8191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