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選民會青睞柯文哲?
這一次大選民眾黨的柯文哲獲得26%的選票,並且在35歲以下的選民段,拿下了過半選票。這讓柯文哲信心大增,他在敗選後隨即呼籲民眾四年後再把票投給他,暗示自己將在四年後再次參與大選。
選舉研究專家、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周日在台灣媒體刊出的專文中分析指出,2020年挺蔡英文、2024卻不投給賴清德的那些票,亦即「非藍非綠卻會出來投票的選民,絕大多數都是把票投給民眾黨了」。
台灣選舉研究權威、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小笠原欣幸教授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賴清德在這次大選的得票率相較於前次蔡英文得票率減少約18%,他認為選票都流向了柯文哲,特別是蔡英文當年拿下的年輕人選票,此次都流向柯文哲。
不過,台灣評論家顏擇雅則認為,「太陽花世代」的台灣年輕族群本身就是出身自藍營家庭,他們當年支持蔡英文,是因為後者不是傳統民進黨出身,與「台獨」的制憲正名路線一直沒有什麼關係。
顏擇雅認為,這些年輕人想要的依然是維持現狀,經濟上賺錢就好,她因此認為蔡英文當年拿下的18%選票這次流向柯文哲,不能如小笠原教授所說,是柯文哲挖走了民進黨的年輕選票,而是柯文哲拿到了中間票——也就是不關心統獨,只問經濟民生的淺藍或無黨無派票。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則在之前稱,年輕世代對政治的理解或興趣基本上較為薄弱。但這不僅在台灣,也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現象,因此對政治人物的評價方式往往基於「感覺」,這便是柯文哲吸引台灣年輕人和科技人才支持的原因。
在葉耀元教授在分析中指出;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把民主當作日常,畢竟他們出生之後就跟民主一起成長因此往往不知道民主的脆弱性。所以,這些人就很容易回歸到年輕人的本質,亦即支持反抗體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