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結果引起國際關注 中國領導人面臨壓力
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的評論強調,「這次選舉的真正失敗者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他需對對台灣人民的抗拒態度負主要責任。」這反映出中國在台灣已失去了支持者,統一的訴求已經不再是當地政治的主流。
德國電視一台的評論也指出,「只要戰爭沒爆發,台灣人似乎對於目前的局勢無所謂。」這可能意味著在台灣,保持現狀並堅持對話是維護和平穩定的首要方式。這次選舉明確顯示,台灣人民支持民進黨的「維持現狀,不屈服於任何壓力」的政策路線,認為這是與中國打交道的最佳方式。
評論指出:「儘管中國曾透過軍事演習、經濟制裁、黑客攻擊等手段施加壓力,但台灣民眾並未被嚇倒。這對一個年輕的民主政體而言,實屬不凡。同時,選舉再次凸顯民主和政府責任的實現需要長期的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然而,評論也指出,僅限於聚焦中國之間的衝突是不夠的,強硬的立場未必能自動產生效果。評論提到:「撇開其他議題不談,這次大選也預示著台灣應該與中國進行更多對話。繼任的總統賴清德已經理解了這一點,在自己的勝選演說中呼籲為了海峽兩岸人民的福祉與中國相互對話。」
文章最後總結道:「中國對台灣大選結果的最初反應相對溫和。可能中國也逐漸意識到,再採取過去的強硬回應方式並不會有實質效果,因為台灣人根本不為此所動。」
另一篇也是來自《新蘇黎世報》的評論同樣針對台灣大選結果表達看法。評論指出,這次大選清楚地顯示,中國在台灣已經失去了支持者,無論是哪個政黨,談論統一都已不再是當地政治的主流。
評論指出:「就連歷來對中國較友好的國民黨在競選期間也表示將維護和捍衛台灣的民主和自由。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和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甚至承諾比民進黨在國防上給予更多的開支。」這顯示出台灣各政黨在面對國家安全和主權議題上的共識,體現了對抗外部壓力的決心。
評論總結指出:「這次選舉的真正失敗者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因為他必須為台灣人對中國的抗拒態度負主要責任。對待香港的方式向台灣人表明,共產黨統治者正在無情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斷增強的軍事威脅並未讓島內民眾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他們的自衛意志。中國的經濟懲罰措施清楚地表明,更緊密的聯繫也總是和敲詐勒索的風險交織在一起。」
《新蘇黎世報》文章結尾強調:「然而,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北京會改變其戰略。共產黨領導人似乎只懂得以暴力語言回應,他們認為妥協就是示弱。因此,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可能持續加劇,北京將繼續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施加壓力。這不是台灣選民所造成的,而是中共對權力的無限渴望所致。」
【阿網譯自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