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對藍白合破局表態 國台辦:希望選舉結果有助台海和平

「藍白合」破局國民黨「侯趙配」與民眾黨「柯吳配」出線郭台銘棄選

 ↑圖上說明: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台灣新北市居民在投票所排隊投票。台灣各地選民前往投票站,參加一場受到密切關注的地方選舉,在2024年總統選舉前決定台灣主要政黨的實力。(美聯社)

林乃絹***臺北-
台灣兩大在野政黨共推總統候選人的「藍白合」正式宣告破局。民眾黨(白)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1月24日率副手吳欣盈(“柯吳配”)完成登記參選後,國民黨(藍)參選人侯友宜也連袂副手趙少康(“候趙配”)完成登記,加上民進黨的賴清德和蕭美琴(“賴蕭配”)搭檔,目前共有三組人馬角逐2024年的總統選戰,至於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郭台銘最終宣布棄選。

「藍白合」歷時近兩週的分合轉折,已確認破局。在台灣總統大選登記截止的11月24日當天,民眾黨的“柯吳配”和國民黨的“候趙配”先後前往位於台北的中選會登記參選,與民進黨的“賴蕭配”形成三足鼎立,共同角逐下一屆台灣總統大位的選戰。

柯文哲:藍白“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民眾黨的柯文哲24日一早在登記參選後表示,“藍白合”在總統這局雖沒談攏,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後續也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不需要互相攻訥,因為「藍白合」是為了找出最強組合贏得選舉,若過程充滿政黨或個人利益的算計,將削弱最終組合的戰鬥力。

柯文哲說,他支持過民進黨,從未想過有一天必須站在民進黨政府的對立面,但他批評,民進黨政府離民意越來越遠,因此,身為在野勢力的領袖,他必須挺身而出。

至於柯文哲最新亮相的副手搭檔是現年45歲的吳欣盈,她現任民眾黨立委,出身金融世家,是台灣新光金控集團吳家的大女兒,雖然從商界轉戰政壇不過短短四年,但她符合柯文哲開出的副手三大條件,包括女性、中南部或企業界背景,且具備國際經驗,可望補足柯文哲在國際及企業關係較弱的一塊。

國民黨“本土藍”攜手“戰鬥藍”

至於國民黨方面,參選人侯友宜在苦等柯文哲多日,決定自己推出搭檔,並於24日火速召開黨內的中常會,透過副手為前立委、現任台媒《中廣公司》董事長的趙少康,兩人隨即前往中選會完成登記參選。

侯友宜於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面對明年1月的艱困選戰,他會和趙少康一起並肩作戰,也誓言「一定會贏得最後勝選」。趙少康則告訴記者,他本來也寄望藍白合局,但既然破局,他在離投票日只剩下50天的最後一刻臨危受命,“選贏是唯一王道。”

現年73歲的趙少康是外省軍人二代,他早於80年代就在台灣政壇享有「政治金童」的稱號,曾歷任兩屆國民黨台北市議員、三屆立法委員和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不過,他於1993年底脫黨,自組統派色彩濃厚的新黨並擔任新黨第一屆的全國召集人,且於1994年以新黨候選人之姿,角逐台北市長選戰,不過,參選失利後,他便淡出政壇,轉戰媒體圈,主持各台的政論節目,最後出任中國廣播公司的董事長,直到2021年2月,他又恢復國民黨黨籍。

「候趙配」確定出線後,基於侯友宜出身警界的本土色彩,以及趙少康深藍的親中色彩、又擁有媒體和政治影響力,被台媒形容合為“本土藍攜手戰鬥藍”,但對手陣營民進黨發布新聞稿稱,「候趙配」是「藍色染紅的統派集結」。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透過新聞稿表示,侯友宜找「戰鬥藍」趙少康當副手,意在抓緊深藍,同時向紅統靠攏,將「成為紅色力量代表,繼續大扯台灣後腿」。至於“柯吳配”, 張志豪則批評,柯文哲向財團靠攏,大玩金權政治,淪為白色燙金力量。

藍白協商最後不歡而散郭台銘決定棄選

「藍白合」早自10月底就展開協商,但波折不斷,雖一度於11月15日達成共推候選人的六點共識,但最終因民調歧見近日再現僵局。

在鴻海創辦人、也是無黨籍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牽線下,侯友宜和柯文哲兩人11月23日下午進行最後一次協商整合,但會談1個半小時後,最終仍不歡而散。過程中,侯友宜批評柯文哲“沒有誠信”,而柯文哲則斥責侯友宜“糾結民調”,他說,組成最強的勝選組合才是目的,不一定要藍白合。

至於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郭台銘,已於登記的最後一刻,選擇退出戰局。

根據他的副手賴佩霞11月24日透過臉書發文表示:“2024年,我們不會出現在選票上了。”

賴佩霞寫道,她與郭台銘參選的目的,是要“讓台灣可以更團結凝聚”,因此兩人都盡己所能,希望整合所有在野力量。她說:“團結合作需要一段釋放善意、各方展現誠意、培養默契的完整過程。昨日,在大家的見證下,結果不言而喻,整合破局是讓我們最難過的。”

                     【轉載自美國之音】2023年11月24日

對藍白合破局表態 國台辦:希望選舉結果有助台海和平

台灣2024總統大選「藍白合」破局,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24日分別宣布副手並登記參選,對此,連過去一向稱「不介入台灣選舉」的大陸國台辦,今晚也發布回應表態,稱大陸尊重「台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希望明年初「台灣地區」選舉結果能有助於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7596891?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