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勤政的亡國君一書突遭下架 誰心虛了?

勤政的亡國君一書突遭下架 誰心虛了?

中文網路上週一有一件頗受關注的事:幾週前出版的‘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10月16日突遭下架,表面理由“因印刷問題”,但有分析懷疑與封面介紹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引起對習近平聯想有關。

安德烈
該書9月份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網上流傳的發行此書的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6日發出的“下架通知函”提出的理由是“因印製問題”,要求各大網站、新華書店、民營經銷商接獲通知後「即刻下架」。

崇禎皇帝被指“一生操勞,日以繼夜的批閱奏章”,故有“勤政”之評。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眾叛親離的崇禎在北京煤山一樹自縹。

本書作者是今年5月31日在北京病逝的明史專家、曾任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主任的陳梧桐。這也是作者過世後首部再版作品。書中介紹指出:作者「從財政、黨爭、軍事、用人等角度,帶領讀者看懂崇禎皇帝如何昏招迭出,走上亡國之路……。翻開本書,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

介紹也說:崇禎皇帝雖有“中興之志”,但“志大才疏”,缺乏治國能力,“他剛愎自用而又多疑善變,急功近利而又優柔寡斷……。”“他極為虛榮,只顧自己的顏面和尊嚴,缺乏擔當精神,患得患失,屢屢錯失延緩敗亡的時刻。所有這些重大的決策失誤、措置失當,最終釀成了歷史的悲劇,導致明王朝的滅亡。”

中央社報道指微博上討論該書為何下架時,網友留言都比較隱晦,有的說「封面有些文字不合理,印刷問題,有些人害怕,心虛。」有的回應「前兩天大家還在誇這個封面呢?”,“我懷疑你在釣魚”、“越說越像”、“被舉報了”等。這些回應暗指『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影射了當今的中國領導人。

推上的評論更直接,網友認為「涉嫌指桑罵槐借古諷今」。有的說,“認領了”,“人家要對號入座”。另有網友回應:「能對號入座,還不能說毫無自知之明;還不能說『完全不知羞恥』」。

也有讀者指出,此書是『崇禎往事:明帝國的最後圖景』的再版。

那麼,再版時改動了書名,封面也很招人,結果比較敏感了,引起了宣傳官員的注意?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17/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