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許金元七年辦學路 使竹田國中成為「平民貴族學校」

許金元七年辦學路 使竹田國中成為「平民貴族學校」

↑圖上說明:許校長臨退前獲得教育部頒發教師界的最高榮耀「師鐸獎」殊榮實至名歸。

【阿猴觀點】今年的8月1日,許金元校長正式結束了長達43年的教職生涯,同時也卸任了七年的竹田國中校長職位,準備開始新的生活,成為一個全職幸福的阿公。

猶記得七年前,許校長由國境之南的恆春國中調任竹田國中,當時的竹中正處於谷底,需要蛻變,更需要有大魄大力、強硬肩膀的領導者帶領。許校長就在被觀望、期待、被看衰中度過第一年。

縣「師鐸獎」由縣長頒發給許校長

其實學校的治理,就跟公司的CEO一樣,一個決策就能夠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方向。當時竹中的問題癥結點在於,學校對社區來說缺乏誘因及拉力,多的是推力、不夠了解。當然許校長也發現這些問題,從第二年開始著手進行改造,準備讓竹中起飛、華麗變身。他常說:「其實問題來了,只要找對方法、管道,通常都能迎刃而解,做就對了,而且要做對。」他每每在解決問題方面,有他獨特的思考模式。

許校長任內最成功,而且打響竹中第一砲的就是創造了「平民貴族學校」這句口號,也是展現實踐力、翻轉的契機。當「平民貴族學校」的宣傳紅布條一掛出,立刻引起熱議,也讓附近的國中感到壓力。此舉在當年度的招生上面就有突破性的成長,特別是距離很近卻是鄰鄉的豐田國小。

首先許校長提出學生免費學小提琴、薩克斯風,而且提供專屬且全新的樂器。讓鄉下孩子也能學習到「貴族等級」的才藝,這個「誘因」讓孩子學得開心,家長更放心。

弱勢孩子免費學小提琴、薩克斯風、舞蹈到校外參加比賽都有拿到預期加分的效果

在政府「班班有冷氣」政策 (民國111年)實施之前,許校長已透過各種管道自籌財源,於105年即讓竹中班班有冷氣,學生上課不再揮汗如雨 ,心情穩定,學習力也倍增。說出去,別校師生都很羨慕,因為在當時,大多數學校的學生是沒有冷氣可吹的。

關於英語教育方面,學校配合竹田鄉公所申請國際慢城認證計畫,訓練學生用英語來導覽竹田,同時也訓練三分鐘自我介紹。並由扶輪社贊助,透過教會系統,聘請外師在早自修加強學生聽力及對話能力。還申請教育部與政大合作推展的「數位雙語學伴」計畫,讓學生從英語的角度,看到科技、政經、國家多方面相。許校長自豪地表示,學生參加校外的英語歌唱比賽已連續三年獲得優等成績。

若要閩南四村的孩子留鄉升學讀竹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交通問題,也因此大明國小已10幾年沒有學生來讀竹中。剛好,縣府成立「樂智園區」,協調屏東客運小車定點載長者,許校長心想這可以解決前述交通問題。他積極與副縣長協商,提出讓竹中的學生也能搭車上下學的方案,並得到副縣長同意,同時也向鄉公所爭取補助車資。這樣一來,大明國小畢業生就可以優惠價搭乘公車來竹中就讀,學生的外流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利用早自習時間許校長每周輪流至各班給學生上數學課讓家長感念在心。

至於升學部份,許校長考量到有些學生在才能、體力方面,先天上就難以獲得出色的好成績來獲取「會考多元學習競賽表現」的分數。於是想到藉由訓練參加冷門的比賽項目來爭取好成績,這樣同樣也可以拿到好分數,因此幾乎所有的畢業生在超額比序分數上面都拿到了滿分。學校試過好幾樣比賽,都有拿到預期加分的效果,像法式滾球、客語合唱、民俗舞蹈等。由於學校積極幫弱勢孩子設想,家長自然感念在心。

人如其名,許校長憑著自身口才及人脈,為學校爭取不少的經費及補助。他鼓勵學校師生盡量表現,錢的問題由他處理。所以像扶輪社、六堆國際同濟會、佛光山三好、竹田鄉公所等單位長期協助學校在推行教育上的經費支援。

許校長致力於學生品格教育及各面向能力的培養,開創了一個在快樂中學習的興學典範。他提到「我的理念向來都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帶。」他表示讓學生快樂學習、落實全人教育,帶領孩子勇敢的邁出去與國際接軌,是現階段要做的事。學校與佛光山三好基金會、國際扶輪社和大紀元報合作,成功推動讀報教育。透過讀報教育,學生學會發掘、理解新聞,從中培養判斷力和美學創意。每學期扶輪社補助經費,辦理評比來獎勵優秀學生,讀報教育成效明顯,展現在孩子禮貌、美學創意、閱讀理解能力上。

竹田國中設置了全國第一間長照體驗空間教室,以適合長者的居家生活起居設置,讓學生了解如何打造符合長者的無障礙場所。學生親自體驗當我老的時候,會變得如何,以後才能感同身受去照顧家裡的長者。也帶孩子們到樂智園區去陪長者聊天、遊戲,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要用同理心,去感受和面對周邊的人。學校在前年申請通過為「長照科技理念學校」,將科技與長照關懷結合。許校長說,這是創舉也是未來趨勢,透過長照科技,教導學生自行設計與長照健康、生活照護相關的晶片,實際運用在生活實務上,例如尿布顯濕晶片、簡易血氧機、凱比機器人(簡易對話)、病床升降控制晶片等。當然無人機、機關王(每年都進全國賽),也是學校重點項目。台灣是科技島,科技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提早讓孩子接觸未來趨勢,等到了高中、大學,自然就能駕輕就熟,這就是許校長成立的初衷與原因。

七年轉瞬就過了,許校長堅定的辦學態度和明確的方向,到底有沒有贏得社區認同和支持呢?我們從以下數字變化就可以得到證明,七年前竹中總班數僅有5班,現在已增加至8班,這正是社區對許校長辦學成果的肯定。

在多方肯定下,許校長臨退休前獲得教育部頒發教師界的最高榮耀「師鐸獎」,這殊榮實至名歸,也讓竹中師生也與有榮焉。而許校長也將榮耀和竹中分享,捐出獎金,供學校興學添購設備用。

7月31日是許校長任內,也是教職生涯最後一天,一早他仍和七年來的習慣一樣,出現在路口進行交通導護,他不論寒暑、不畏風雨,以學生安全為優先考量。這也讓人連想起,有次在校慶前陪同校長看小提琴社學生練習,校長有感而發的說:「每次看到弱勢孩子,參與活動時認真學習的態度與表演時的快樂與自信、能免費學小提琴、薩克斯風、舞蹈、外師上課等等就會感動,更堅定我當初的堅持是正確的!」

許校長退休了,他勉勵、期許竹中師生「溫馨、學習、創新、進步!」更大聲地說:「一日竹中人,終身竹中人」。我們也相信他的辦學理念和成就將繼續影響竹中,他的退休並不是終結,而是新生活的開始,期待著他在全職幸福的阿公生涯中,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