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舉辦無形文化資產授證暨追思儀式
屏東縣政府15日在屏東總圖五樓演講廳舉行了一場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授證暨追思儀式。此次儀式由縣府秘書長邱黃肇崇代表周春米縣長主持,共有15位保存者及團體被頒發無形文化資產認定證書,同時也向9位已故的無形文化資產終生成就者致敬,以表揚他們對屏東縣文化的卓越貢獻。
屏東縣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文化的豐富寶庫,擁有多元的族群和文化傳統。這次的授證儀式凸顯了這些無形文化資產的多元性,並強調了其在保護和傳承台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性。
邱黃肇崇秘書長表示,屏縣擁有多元的族群和文化,保存者及團體們不遺餘力地將這些寶貴的文化傳統代代相傳,這不僅展現了無形文化資產的活躍性,也豐富了屏東縣的文化生態。
授證保存者及團體有: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陳勝在、布袋戲明興閣掌中劇團、排灣族歌樂 enelja屏東縣西西古文教協會。傳統工藝-木偶製作蘇明雄、琉璃珠qata江雅蕾。口述傳統-Puljetji佳興Taljiyalep家族婚禮歌謠屏東縣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屏東縣魯凱族手紋杜秀英、柯梅花。
民俗類-東港朝隆聖堂湄洲朝天閣天后元君駕前護衛聖將東港朝隆聖堂管理委員會、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董白金花、屏東縣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恆春搶孤及爬孤棚恆春鎮福德宮管理委員會、下淡水溪六庄頭義勇公做大功屏東縣下淡水溪義勇公文化協會、屏東縣魯凱族手紋杜秀英(Kwalrimi∙Palrimuday)、柯梅花(Thaulalui∙Palribulungu)。
另有9位已故藝師獲終生成就獎,分別為恆春民謠朱丁順、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及金賢仁,琉璃珠qata雷賜、排灣族木雕莊太吉。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劉楊甜、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veci’nua lima)文化湯瑞葉、李江金香,魯凱族傳統石板屋建造技術顏柱、排灣族kulalu口笛與lalingedan鼻笛製作技術許坤仲。
這次的授證暨追思儀式突顯了無形文化資產的珍貴價值,同時也肯定了那些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些寶貴文化的個人和團體。這不僅對屏東縣而言,也是對整個台灣文化的一個重要貢獻,希望這些文化寶藏能夠持續傳承下去,豐富未來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