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英國議會首次稱台灣為”獨立國家”

英國議會報告:台灣是獨立國家

【本網綜合30日外電報導】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之後,在國際間引起了廣泛關注。該份報告首次將台灣描述為「獨立的國家」,並指出台灣已經具備了國家的基本條件,只是還缺乏國際間更多國家的承認。

在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報告中稱,台灣具備了常住人口、明確的領土、有效的政府機構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然而,在中國大陸干預反對下,台灣政府並未對外正式宣布獨立。報告中更進一步地指出,根據廣泛民意調查,大多數台灣人民不希望被中國統治,以致支持獨立的人數逐漸增多。

這份報告的發布在時間也引人關注,同一天也是英國外相克萊弗利訪問中國的首日。報告中強調,為了實現其所謂的「向印太地區傾斜」政策,英國政府需要在應對中國問題上保持更加協調一致的態度。

報告中指出英國外相的訪華之行因而增添了一層複雜性。克萊弗利在訪華期間會與中國高官進行會談,旨在穩定中英兩國關係。然而,他也表示,英國對於與中國存在分歧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並將在會談中提出相關問題。

報告中的台灣立場也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不可分割一部分,並呼籲英國國會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

同時,報告也強調了英國對印太地區的戰略調整。報告建議英國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以應對中國的威脅。報告中提到,英國應該發展「威懾外交」,增強與盟國的抗衡能力,同時保護台灣人民的自決權。

總而言之,這份報告凸顯了英國對印太地區的關切,以及對中國影響力擴大的擔憂。報告中的台灣立場可能對國際關係和區域政治會產生影響,進而加深英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更形複雜性。

英國議會首次稱台灣為”獨立國家”

在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本周訪問中國之際,英國議會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將台灣稱為 “獨立國家”,打破了這一政治禁忌。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2023年8月30日北京

古莉

據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8月30日報道,英國下議院頗具影響力的外交事務委員會周三(8月30日)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採用了這一新措辭,這有可能引起北京的強烈反彈,而克萊沃利也在五年來中英關係冷淡的情況下成為首位訪問北京的英國高級特使。

長期以來,北京一直否認台灣的國家地位,堅稱這個自治的民主島嶼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全世界只有 13 個國家在外交上承認台北而不是北京。

該委員會的報告說:”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擁有一個國家的所有品質,包括常住人口、確定的領土、政府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它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國際承認。

不接受中國立場

據來自執政黨保守黨的外交委員會主席艾麗西亞-卡恩斯(Alicia Kearns)稱,這是英國議會報告首次發表這樣的聲明。她向《政治新聞》表示,”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立場,但我們(外交事務委員會)不接受它”。她還說,英國”外交大臣必須堅定地、大聲地站在台灣一邊,明確表示我們將維護台灣的自決權。”

她補充道:“這一承諾不僅符合英國的價值觀,也是向全世界專制政權發出的一個有力信息,即主權不能通過暴力或脅迫來實現”。

針對該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發言人汪文斌批評其“顛倒是非、顛倒黑白”。他說“中方敦促英國議會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另一方面,台灣外交部感謝英國議會發布這份報告。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對媒體說,我們感謝英國議會對台灣地位和國際參與的支持。

90%最先進半導體

該委員會的報告批評英國政府在支持台灣方面不夠大膽,呼籲英國官員開始準備與盟國一起實施制裁,以阻止北京對這個提供全球 90% 最先進半導體的島嶼採取軍事行動和經濟封鎖。

該報告說:”如果英國不過度擔心得罪(中國共產黨),就可以與台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主張:“英國應放寬其人員對與台灣官員互動的自我限制。因為美國和日本已經證明,即使在最高級別也可以進行交流”。

英國議會外交委員會還表示,倫敦應與東京和台北一起,就網絡和太空防禦能力開展三邊合作。

關於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議》(CPTPP)(英國是該協議的新成員),這個委員會敦促英國政府為台灣加入該協議積極運作。

該報告還批評英國政府密不外宣其對中國的戰略,說:鑒於德國已經發布了其對中國的戰略,英國政府顯然也有可能發布一個公開的非機密版本,為公共和私營部門提供他們所尋求的指導”。

反擊中國跨國鎮壓

它說,白廳應該強硬對待中國在英國領土上的”跨國鎮壓”比如制裁英國議員或騷擾持不同政見者。

英國下議院外委會主席艾麗西亞-卡恩斯說,英國將堅決反對任何跨國鎮壓行為”。

蘇納克首相的政府沒有將中國定義為廣泛的”威脅”,而是將其稱為”畫時代的系統性挑戰”。

                               【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30/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