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司鐸的祈禱
↑圖上說明日本僅此一人的烏克蘭正教會司鐸在東京都內的一個教堂,現在時常會有許多烏克蘭人聚集在這里為祖國和同胞默默祈禱。一名男子在這一教堂擔任司鐸,他的祖父母慘遭原蘇聯當局的處決,父母則被納粹德國從烏克蘭抓走,戰後幾經周折才好不容易逃到美國。
這名男子因烏克蘭的苦難歷史而被命運捉弄,他遠赴他鄉,來到到日本。當得知俄羅斯軍事入侵祖國烏克蘭時,即便當著別人的面,他也毫不顧忌地痛苦嗚咽,淚流不止。
“滾出烏克蘭!”
在俄羅斯軍隊即將開始軍事入侵之前的2月23日,大約30名旅日烏克蘭人聚集在一起來到俄羅斯駐日本大使館前,舉行了抗議集會。他們高舉著由藍色和黃色組成的烏克蘭國旗,紛紛譴責俄羅斯的不當行為,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國際社會向烏克蘭提供支援。
就在同一時刻,在距離300米左右的一座教堂裡,一位司鐸正在祈禱。他就是日本唯一的烏克蘭正教會司鐸保羅・科羅盧克。為了讓參加抗議集會的烏克蘭人能前來休息,他特意開放了教堂。
保羅・科羅盧克司鐸表示:“烏克蘭正教會是一直堅守著民族歸屬意識的存在。希望我們的教堂能成為烏克蘭人任何時候前來都可以感到心平氣和,保持自我的場所。”保羅是烏克蘭裔美國人,30
多年前來到日本,平常在東京都內的一家國際專利事務所工作。他每月2次,在星期天作為一名志願者前往教堂擔任司鐸。在動盪不安的烏克蘭現代史中,保羅一家曾慘遭厄運。
因蘇聯和納粹而慘遭厄運的保羅司鐸一家
與祖父(左邊第2位).jpeg)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保羅一家曾住在烏克蘭西部地區。當時烏克蘭在經歷了激烈的內戰之後,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的一部分。但是,據說由於對共產主義的激烈抵抗,蘇聯當局潛在性地認為烏克蘭人十分危險。1941年,保羅的祖父和祖母平白無故地被蘇聯當局處決。

祖父母慘遭處決之後不久,納粹德國開始入侵蘇聯,使烏克蘭人的處境雪上加霜。不但國土的幾乎全部變成戰場,而且居民還被德國當作勞工抓走。

保羅的父母也被納粹德國送到了德國。有專家指出,這一時期被抓到德國的烏克蘭人多達數百萬。戰爭結束後,這部分人即便想回到烏克蘭,也有被蘇聯當局當作“叛徒”而處決,或者被送往西伯利亞的集中營的風險。
.jpeg)
因此保羅父母做出的選擇是移居美國。保羅出生於紐約州北部烏克蘭移民集居的一個小鎮。他說在異國他鄉,能感到心靈安慰的就是教堂。保羅前往流亡者們建起的教堂,聽著用烏克蘭語進行的禮拜,在與移民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長大成人。
蘇聯崩潰後教堂成為旅日烏克蘭人的心靈依托
成年之後,保羅因對合氣道產生興趣而於1988年來到日本。3年後的1991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崩潰,烏克蘭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獨立。保羅回憶說:“我當時特別興奮,因為我以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獨立後的烏克蘭通過各種方式開始探索“擺脫俄羅斯”的道路,其中包括要求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盟(EU)。在宗教方面,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也開始產生隔閡。
當時,居住在日本的烏克蘭人一般都會去俄羅斯正教會的教堂做禮拜。隨著兩國間政治裂痕的出現,周邊的氛圍使烏克蘭人越來越難以前往俄羅斯人居多的教堂,希望日本也能有隸屬於烏克蘭正教會的教堂這一呼聲開始逐漸高漲。但是,從祖國聘請司鐸前來日本存在經濟上的困難。為此,保羅自願報名,經過數年攻讀神學,終於成為一名司鐸。
保羅說:“以往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關係都處得不錯,但因為俄羅斯近年來的一些行為,使這樣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難以為繼。我們並不比其他人優秀。但我們需要一種場所,能讓自己保持本真,無需勉強,孩子們能用父母說的語言在一起玩耍,向同一個神祈禱。我們的願望僅此而已。”
突如其來的軍事入侵淚流滿面苦苦祈禱
只想平靜地祈禱,保羅的這一願望2月24日被無情擊碎。當時本台(NHK日本廣播電台)編導正跟保羅一起在東京都內的一個公園吃午飯時,其手機收到了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軍事入侵的消息。保羅少言寡語地吃完飯,緩緩地小聲說道:“我要去那邊的小橋上唱讚美詩。”他走到架在公園水池上的小橋中央,朝著烏克蘭所在的西方唱起歌來。
“偉大的主啊,請守護烏克蘭。”
但是,唱到一半,他就泣不成聲,無法唱到最後。

保羅雖然壓低了聲音,但卻像怒吼一般地說道:“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時代還要進行毫無意義的戰爭!”他接著還說:“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的想像力不夠啊!”對著抽泣不止的保羅,編導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麼是好。保羅司鐸目前正在廣泛地號召包括並非教徒的旅日烏克蘭人前來教堂,並一直堅持舉行禮拜。
他們在祈禱中希望故鄉的家人能躲過戰火、安然無恙,並希望和平能早日到來。他們相信神一定能聽到自己的心願,並一直以悲切虔誠的心情為祖國祈禱。
【轉載自NHK日本廣播電台】2022年5月19日
NHK日本國際傳媒新聞部高橋英輔(高級編導)
NHK日本國際傳媒新聞部中西英晴(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