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遴選校長有這麼困難嗎?  怪老

遴選校長有這麼困難嗎?  怪老

校長是管理、領導學校的人才,本身除了須具備與時俱進的教育觀,還要有豐富的行政經歷,不論任何族群或學校所在的場域,大家應該都是機會平等。

眼觀105期也就是怪老數年來一直說的第一梯次的候用校長,那次遴選外加了一位原住民保障生,此舉如同以往大學聯考原住民加分制度,這究竟是尊重多元、保障弱勢還是歧視?在原本的錄取名額內已有三位原住民籍主任績優獲得「錄取」,還需額外保障原住民籍儲備校長嗎?況且,在該次遴選中尚有一位是筆試名列前矛的應試者,若錄取名單內無原住民籍校長,再增額錄取,則無可厚非。然教育處這種掩人耳目的做法對嗎?這種做法難免會引人懷疑背後是否有高人在操控?這一舉措有無「羞辱」原住民,有待商榷,經了解;在「遠古」年代或許有這一「優待」原住民的「考生」,但在105期儲備校長的招考之前從未有過「保障名額」的做法,大家都是憑實力考取的。奇怪的事前兩梯次都有原住民保障生,那為什麼在去年底招考的儲備校長中怎麼就沒有保障生?能說清楚、講明白嗎?

怪老為了解究竟為何有校長遴選突冒出保障名額的怪招,經訪談數位校長界的前輩,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在他們參加「考試」歷經數十年也未見過如此荒謬的怪事,這種對原住民「善意」的保障無疑就像最近發生在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及台大「火冒4.05丈」布條,影射加分涉歧視霸凌原民學生一樣,這種沒意義的保障反而也造成原住民現職或退休的教育人員的不滿。不知也在屏東縣當過校長的伍麗華立委看到這篇報導有何感想?與妳同時或前後期考上校長的原住民同胞對「保障名額」一事都感到非常的訝異!

除此之外;還留值的第二梯次儲備校長,之前也曾傳聞其中有位「同學」急於早日能獲遴選,手拿「推薦函」站在議會門口,拜託他所認識的議員簽名連署,結果也如願「跳級」獲遴派到環山臨海的小學,這種須要民代推薦的陋習在屏東縣由來已久,這也是民代服務選民的另一方法,據曾、現任的議員說簽署推薦是有的,但並不會向教育處「關切」或「施壓」,然而急於想當校長的人為求快速「上壘」,幾乎都會有樣學樣的去搞這種求職生存的遊戲。

以105期校長第一位派任出去的竟是原住民外加保障名額,平心而論對那三位筆試成績優異的同族儲備校長而言,情何以堪?若不論成績,其中一位原住民籍校長行政經驗豐富,協辦多項重大教育政策相關活動,能力優異,竟不及外加保障名額的同胞?這背後潛藏甚麼樣的因素影響校長派任?教育處宣稱校長遴選由委員會議表決,真實性令人匪夷所思?我怪老認為教育處官員勿再開口閉嘴都是遴選委員的決定,希望這次的遴派勿再拉出遴選委員來背書!這種說法是很不道德的。

最近在議會有王景山議員出面質詢,然而答詢的官員竟然以儲備校長和候用校長名詞定義,企圖規避校長遴選的弊端,這種混淆的做法對嗎?看看別縣市的做法再回頭看屏東縣這四年來這種「不公」、「不義」的做法,實在是惡搞,請幕僚們勿讓高風亮節的學者–新任劉處長在中旬的遴選作業背上黑鍋好嗎!

 外傳教育處今年採二階段遴選,儲備校長須以第一階段現任校長調任後遺留的剩餘缺作為志願序,並且須繳交第一志願學校之「校務發展計畫」。6/17公告遺留缺,儲備校長則要在6/21前送交第一志願校務發展計畫,時間非常倉促,且在尚未有治校經驗下要如何完成一所由想像而完成的校務發展計劃?連現任校長對於完成校務經營計畫都深感困難,況且沒有實務經驗甚至有些被冰凍很久未接觸過學校行政的儲備校長們,這無疑不是一項刁難嗎?再者,校務發展計畫縱跨各處室含括課程、環境、師資…….等,由學校團隊齊力完成,讓儲備校長以一己之力杜撰,合理嗎?蹤有實際經營校務的實際經驗,教育處這次的新規定也讓現職的校長難以招架,為完成此一校務發展計畫的寫作,這些校長們只好利用週末、日到寧靜的校長室寫「作業」,這一不切實際的新規定不知又是哪位「天才」官員想出來的奇招?
至於教育處稱本縣校長遴選是儲備制,亦即沒有保障一定會派任出去,候用校長又指稱為誰?是否是105期被冰凍6年的儲備校長,不知這些被冰凍快7年的優秀儲備校長何時才能獲派一展長才?若是還要「循規蹈矩」照往例去做的話,遴選會議的地點應改到府外去吧!以免周縣長及劉處長的清譽受到貶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