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國小校長遴選不公到底是誰造成的? 怪老
22日在縣議會教育業務報告的時段,對校長遴選一事總算有王景山議員出面提出質詢,王議員的質詢應會受到現職的多數教育人員的掌聲,我們希望教育處不要再搬出一大堆理由來塘塞,就在周縣長新任之際、毫無人情包袱下,按常理去做好今年的校長遴選作業,此刻就是最好的時機!如此一來也就可以摒除四年來被誤以為遴選不公的罵名。
是的,屏東縣國中小校長調動與儲備校長遴選作業即將展開,國中部分除一所「人見人懼」的學校外比較沒有爭議,至於國小儲備校長的遴選就讓人不敢去想像了。劉處長到任不久或許還不了解真相,為求公平起見,期待今年即將展開的遴選作業能在無私無我、秉公處理,以建立制度才是穩健遴選紀律之道!
每次辦理校長甄試都有許多有志的教育精英報名參加,按理而言,儲備校長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像7年前有近100多名主任報名校長甄試,依照往例都依調查有意願要退休的校長來決定錄取人數,沒料到遇到年金改革導致本想退休的校長打消退休的念頭,在沒人有意願退休的情況下,這21位儲備校長也就沒話說,只有靜候機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已經知道沒有校長要退休的情況下,教育處仍然執意以「人手不足,業務龐大」的疑慮下,就又招考13名儲備校長,這些經考試錄取的儲備校長就變成「臨時工」在教育處當起「借調教師」,個個為想早一天能獲得遴派,這些儲備校長都毫無怨言每天到教育處努力工作。
是的,兩個梯次的儲備校長混合在一起工作都沒話說,但分發不依梯次就未免說不過去,那有把第二梯次的儲備校長「混雜」提前派出,這算公平嗎?而105年招考的儲備校長目前還剩下5位,其中有一位因「看破紅塵」放棄遴選,所以還剩4位待派,至於第二梯次招考的13位,不明究理的竟也已被遴派7位,也只剩6位。今年國小退休校長有4位(可能+1原因待了解中),若按梯次及倫理遴派而不再粉飾其名為「混雜遴派」的話,第一梯次應可「全部」圓滿獲派,縣府也不會再背負處事不公的罵名!不過在人滿為患的情形下去年底又招考錄取2名儲備校長、這一「偉大舉動」讓怪老我丈二和尚不知何意?
三年前遴派「不公」時,就曾有未被遴選的幾位前、後梯次的儲備校長抱怨的說出他們共同的心聲:
儲備校長的悲歌:
1. 在縣府儲訓一年,薪資福利損失(沒有國旅卡、沒有主管加給、缺少記功嘉獎的機會)。
2. 為了「討好」長官好印象不至被遺忘,有些人選擇留府兩年,努力工作除定位不明外,幾乎與學校教育脫節。
3. 回到學校幸運的有主任的職位擔任,有些人回到學校降為老師,沒機會再參與學校行政的決策。除此之外,更要面對校內外人士對於讚美稱呼所帶的尷尬(大部分都被提前稱呼校長)。
4. 遴選機制沒有倫理,四年來混雜的遴派致讓優先考進去的沒有被派任,原住民保障的第一個派任。還好意思對外聲明表示遴派校長是遴選委員會所決定、把遴選的責任完全推卸給遴選委員會來背黑鍋,如此造成儲備六年沒有被遴派出去,讓外界對其專業能力有所疑惑、致自尊心嚴重受損。
在排擠效應下,為獲得遴派就得不按梯次先後的倫理,在「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情勢下,很無奈的只好爭相尋求民代支持,淪為政治角力,導致屏東縣校長遴選紛紛擾擾。在此提醒各級民代為避免困擾,應積極建議縣府訂定合理、合情、合法的遴選制度。現在總算已有王景山議員破天荒的出面要求公平、公正遴選,那就看下個月遴選作業怎樣去做了!
看到如上的報導;不知看倌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