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談話與兩岸破冰

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強調「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蔡英文總統的元旦談話也對中國大陸的疫情升溫表達關懷,並表示只要有需要,我方願意提供必要的協助。兩岸領導人的調子明顯放軟,如果行政部門願意循此基調互動,在新的一年,兩岸的破冰似可期待。
過去的一年可以說是兩岸關係最凶險的一年,不僅大陸解放軍機艦大舉繞台行動常態化,更因為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的訪台,引發共軍圍台軍演,使得過去七十年來雙方維持默契的海峽中線被打破,台灣的危機感驟然升起。
而事情似乎沒有往和緩的方向前進,台灣近日來的一些軍備措施更加強化了「親美抗中」的路線。
先是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國會通過的《二○二三國防授權法案》,授權國務院在未來五年提供台灣二十億美元的軍事融資直接貸款;同時將台灣納入與太平洋島國合作,並協助台灣強化防衛能力與軍事互通性。美方通過這項法案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逐步強化台灣的軍事能量,成為可以圍堵中國大陸向亞太地區進軍的第一線堡壘。
其次是蔡英文宣布義務役的兵役役期從四個月延長為一年,這個決定自然是來自於美國的壓力,美國不斷呼籲台灣要加強戰備,提升自我防衛力量,從武器採購、增加國防預算到延長役期,都是在美方的督促下逐步落實。
在九合一選舉前不敢宣布,是因為考慮到影響選票,選後立即宣布,說明美方的壓力已經是迫在眉睫。
在蔡總統宣布役期延長後,美國白宮立即表示歡迎,緊接著,國防安全合作署就宣布對台約一點八億美元的軍售,項目是車載型錄上機動布雷系統,美方表示,這項軍售有助於台灣持續努力進行的軍隊現代化,以及維持可靠的防禦能力。
美國一方面武裝台灣,在亞洲建立起一個抗中的強大火藥庫,一如在歐洲對付俄羅斯一般,把烏克蘭推向戰爭,讓俄羅斯陷入困局。
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到拜登政府不斷尋求和中國大陸和解,除了期中選舉之後為求穩定,習近平也在二十大後權力逐漸鞏固,經過二十國峰會的習拜會,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也逐漸轉向開放、靈活的步調,展現大國外交的風範。
儘管如此,中美之間的競爭、對抗仍會持續。
而大陸近來也是風波不斷,除了經濟衰退以外,最嚴重的是實施動態清零以來引發的社會動盪,「白紙抗議」雖然沒有釀成風潮,但也迫使大陸對疫情採取放開的政策,目前的疫情確有陡升的態勢,又適逢大陸的年節,疫情發展讓人擔憂。台灣方面則是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抗中保台」牌失利之下,又推動多項違反民意的措施。若兩岸關係繼續惡化,必會影響到民進黨的執政權威,當會衝擊總統大選。
兩岸領導人在此刻放軟調子固然有其背後的因素,但還原兩岸的本質,當然是「合則兩利」,不僅人民希望和平,對於亞太和世局的穩定都有幫助。經過過去一年的驚濤駭浪,台灣實在應該走自己的路,不應再扈從美國思惟。
就從兩岸領導人的互釋善意開始,行政部門跟進推動兩岸交流,相信新的一年兩岸會有新的契機。
【轉載自人間福報】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