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平常心看台積電赴美設廠

平常心看台積電赴美設廠

台積電赴美設廠,引來許多爭論。有人認為美國設廠成本高昂,台積電長期獲利能力將受創;有人擔憂台積電將變成「美積電」,台灣的「護國神山」就快消失了。更誇張的說法,這是在「去台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很早就警告,地緣政治是台積電最大的挑戰,日前他在美國設廠典禮上又說,「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張忠謀話說得很重,卻句句都是實情。美國為了與中國大陸競爭,決心重啟高端製造業,不只涉及國防安全的晶片,連電動車與電池製造業都要把它從歐洲連根拔起移回美國,即使法國總統馬克宏親自到訪白宮與拜登懇談,都無法挽回,台灣又有什麼辦法抗拒?

何況從互惠的角度,過去幾十年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援助台灣,包括促成台灣制訂《外國人投資條例》,美商也從上世紀五○年代開始來台直接投資,台積電生產高端晶片還用了許多美國提供的獨家技術。此時台積電赴美投資,為美國消除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不正是投桃報李的合宜之舉。

在台積電目前營收中,美國客戶如蘋果、超微及高通等占比超過六成,他們都已表態配合美國政府政策,台積電自然也必須跟著客戶走。將來生產的晶片直接賣給美國企業,也有助於減少美台貿易順差,這對美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絕對有利。

由於美國設廠成本較高,許多人擔心未來台積電獲利將受影響,這即使不是杞人憂天,恐怕也是誇大的說法。因為台積電設廠初期就有美國聯邦的財政補貼以及州政府的稅務優惠,主要客戶也會提供價格補償做為經營避險的必要成本,第二廠運行後更可以分攤許多「沉默成本」,讓平均獲利提高。台積電是一家民營公司,沒有不懂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道理。

更進一步說,台積電在台灣生產已帶來巨大的環境成本,包括電與水的使用都是單一最大企業,十分不利於台灣「淨零碳排放」目標的達成。赴美投資以及進行中的到日本、德國設廠,既可運用各國的資金、水力、電力、土地等資源以擴大產能,透過分散式製造還能讓它在地緣政治威脅下保持營運韌性,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更加鞏固龍頭地位。

外界關心台積電會不會變成美積電,赴美設廠變成「去台化」。事實上台積電在美設廠後,到二○二六年一年生產的五奈米和三奈米晶片數量,僅為其先進產能的百分之四。屆時位於新竹寶山的二奈米工廠已經進入量產,桃園龍潭三期的一奈米也進入試量產。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都在台灣,根本沒有「去台化」問題。

台灣半導體產業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產物,雖然全球化已經岌岌可危,各國分工的結構仍在。美國在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與製造設備等領域領先,荷蘭為半導體設備光刻機的龍頭,日本是相關設備和化學藥劑的主要供應國,台灣則是半導體元件的主要代工製造國。台積電赴美、日、德設廠,基本上就是這個分工結構的擴大版,平常心看待即可。

          【轉載自人間福報】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