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而行 反思民主

每年由勞工團體發動的年度秋鬥,今年的活動已於十一月五日在高雄舉辦年度聚會後結束。勞團每年都辦街頭活動傳播理念,今年組成機車大隊,從台北出發,一路南行,沿途拜訪縣市政府及議會,宣揚反黑箱、反惡法、反貪腐、反徵兵、反迫遷等主張。他們在定點張掛標語、呼口號,可惜未得公部門對話;所到議會也多已下班緊閉大門,無人出面回應。
秋鬥是代表左派力量的勞工團體,結合環保、土地正義、被霸凌女工、民間防疫、政治受難者、工傷等弱勢團體,藉遊行等街頭活動聯合發聲,呼籲各界重視公平、正義與分配議題。提醒政府應為底層勞動者生命、呼吸、飲水、食安等需求殫精竭慮;而不是耍些錦上添花的表面功夫。
今年秋鬥主題定為「逆風而行、反思民主。」意指執政黨集權已出現絕對腐敗,很多社運團體畏懼側翼、網工攻擊,選擇噤聲自保,致使台灣民主急速沉淪。秋鬥敢繼續逆風,是要喚醒民意,教訓黑、貪、惡政權,努力重建民主的台灣。
反思台灣民主本是朝野嚴肅課題,首應正視理念的矛盾。今年三月,立法院朝野政黨全數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提案;理據是信任十八歲國民有選賢與能等參政判斷力,賦予年輕人公民權利後,能激勵未來世代貢獻己力於社群、國家,盡公民義務。修憲案如通過,估計新增五十餘萬選民,將更完整反映台灣民意歸趨。
擴大民主參與,理所當然。矛盾的是旅居大陸和亞、美、歐各地的台商、台胞,總數比五十萬還多,卻因沒有不在籍通訊投票等機制,形同被剝奪公民權。
今年是新冠疫病擴散後,台灣首次舉行全面選舉,絕大多數旅陸台胞因兩岸防疫措施,及航班航點不足等問題,無法返鄉投票。
通訊投票、提前投票並不難,很多民主進步國家已建立模式,運行無礙。台灣若干政黨卻盤算海外公民政治意識,會不利己黨選情;尤其懷疑旅陸台胞受環境影響,未必能秉自由意志行使選舉權,而堅持戶籍地投票規定,明擋遠距投票立法。
台商具經濟生產力,能改善人們生活。現代化國家早視工、商業為安定民生經濟的樑柱,商賈與辦廠企業家非剝削者,傑出企業如半導體產業鍊更被視為台灣矽盾,能安邦護民。旅外台商、台眷、台生的公民意識不會遜於十八歲青年,政黨既倡言民主,理應包容四海,天下為公;卻私心自用切割可能不支持己黨之公民,既乏自信,又傷害政商互信,何來民主理念?又何能優化台式民主的質量。
台灣政黨內分派系,復衍生朋黨,一人得勢,附隨升天,格外戀棧權位。選季到,政、黑、朋黨共一色,網紅與網工妄議亂舞,勝選之道不在展示品、學、能,反以苛求對手言行舉止、扒糞、貶損為務。秋鬥反思民主,揭露理念墮落、朋黨利己、公權力放肆。有在上位者以為多給公帑就能培養名星接班人;實踐結果罅漏難補,花大錢還被譏諷。
今年選舉,有人助選時說清朝大貪官和珅,不貪救災錢、育才錢、事沒辦成退回賄款。和珅到底有無三不貪,史難考證;但針對時政暗諷不能貪防疫錢之義至明,不貪育才錢影射學官護黨羽,還能作育出英才嗎?秋鬥雖逆風,但適切反思台式民主,此正其時。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