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鄭成功情懷

              鄭成功情懷

一六二四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被明朝軍隊包圍,強迫他們從澎湖撤退到台南。不情願的荷蘭人只拆除澎湖城堡的一些建材,跟著船隊運到台灣,開始建起了熱蘭遮城。但建材不夠,於是他們又到魍港(約在今日布袋、北港一帶)跟更早移居的漢人買磚。燒磚需要建窯,也需要一點工匠技術,當然,這代表了有不少漢人來此定居,才需要蓋房子用的磚塊。在地的希拉雅人是不用這種建材的。

當時台南、嘉義、雲林一帶住的漢人,會比荷蘭人少嗎?當然不是。

在荷蘭士兵利邦上尉的日記裡,記載了他的手下去一間日本人開的酒館喝酒,還為了陪酒的女人爭風吃醋,互相打殺。可以想見,一六二四年的台灣可不是荒涼一片,而是像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船商交易的港口,基於船員與船工的需要已有酒館與酒女了。

在歷史的記載裡,日本因有倭寇歷史,不被允許到明朝沿岸去交易,所以會和福建船商約定,來台灣做轉口貿易。可見台灣不是荷蘭人來了才有所謂「荷人啟之」的說法。

而今台南市政府籌備多時的「台南建城四百年」計畫,是不是有點問題?為了擴大宣傳建城四百年,台南市政府傳出有意把安平古堡改為「熱蘭遮堡」,並且為了是該叫「熱蘭遮城」還是「堡」,炒了一陣子。最後,因文資保存學界都認為,荷蘭人所建的古城舊牆已剩下極少遺跡尚存,那根本看不到外貌,而只是牆基,叫熱蘭遮城太牽強,而台南觀光業者也全面反對,這才終於叫停。只說是做點文字登錄。

然而,台南市府想降低鄭成功歷史,改以荷蘭歷史名稱來取代的政治意圖,卻已昭然若揭。

坦白說,在執政黨「去中」的政治意識下,鄭成功早已被扭曲為拓墾而殺原住民的歷史罪人。然而,這些搞政治宣傳的人卻未曾看到,鄭成功在台灣民間心目中,占有多麼重要的位置。

台灣民間信仰有一種來自庶民的樸素道義,並不以成敗論英雄。一生為反清復明而奉獻的鄭成功,死後被台灣人奉為神明。即使清朝統治台灣初期全面禁絕,但台南一地,仍有民間私下供奉,為避免清廷追究,名為「開山王廟」,敬拜的神即是鄭成功。「山」指的就是台灣。二○一六年,台灣各鄭成功廟宇聯合會舉辦了春祭,邀請全台各廟宇中,只要出現「開台聖王廟」、「國姓宮」、「開天宮」、「延平王廟」主祀鄭成功的廟宇皆可參加,這樣的廟宇全台約有一百三十間。對鄭成功的感念,既深且廣,由此可見。

因此,台南市府想改安平古堡名稱的爭議,絕對不只是政治意識的問題,而是根本違背了台灣人的道義觀。要知道,即使是荷蘭統治台灣的時期,鄭成功聽到郭懷一事件,知道在台的漢人被荷蘭人欺負,他當即寫信警告荷人,要「善待我子民」,否則將以貿易制裁作為報復。這一宣告傳遍台灣,早期移民何曾不知。台灣移民後代感念鄭成功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的。更不必說,他後來打敗荷人,收復台灣,與漢人移民胼手胝足,共同開拓台灣的生死與共情感,豈是政治宣傳能扭曲的。

                                    【轉載自人間福報】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