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話中玄機

全球首富馬斯克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海兩岸衝突「無可避免」,他提出的解方是讓台灣成為比香港更寬鬆的「特別行政區」。此話一出,引起台灣連串的抨擊。
馬斯克的提議暗合「一國兩制」主張,在台灣不受歡迎乃可預期之事。但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馬斯克此議雖是為避免可能引起的戰爭衝突,但並非基於關切台灣人的權益;他真正擔心的是衝突將會造成全球GDP損失百分之三十,包括特斯拉和蘋果都會承受巨大損失。
其二是中共對此事的反應。大陸外交部一開始指其「妄議中國台灣問題」,隔天隨即改口感謝他理解和支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陸外交部向來嚴規奉律,這樣的表態很不尋常,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馬斯克的意向,或是經過核實確定有他的把柄在手,不會隨便對一個沒有任何官方身分、即使是全球首富的發言做出官方回應。
馬斯克有什麼把柄在大陸手上呢?最直接的聯想就是他在中國市場的利益。馬斯克憑著生產特斯拉電動車登上全球首富,發展過程歷經不少危急存亡關頭,二○一八年公司資金鏈一度告急。幸好當年七月敲定於上海設立首座海外廠房,僅以十億元人民幣超低價獲得臨港片區黃金地段,更得到多家中資銀行提供十億美元低息貸款。
馬斯克後來回憶,特斯拉當時距破產僅一步之遙,倘無上海廠的挹注,後果不堪設想。去年特斯拉上海廠房年產量達四十八萬輛,超過總產量一半,且生產效率及毛利水平都遠勝美國和歐洲廠房,為其公司最大現金來源,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上海廠房對特斯拉至關重要,中國政府對該公司且有「救命」之恩,在此情況下,馬斯克對敏感的台海問題肯定得小心回應,否則北京當局只需削減對特斯拉的銷售補貼,特斯拉的營運就會亮起紅燈。
同樣應予注意的是,在此項專訪中馬斯克還提到,北京要求他承諾「永不在中國提供星鏈服務」,但馬斯克並沒有透露他如何回應大陸的要求。美國《外交家》雜誌十一日刊出的文章則稱,北京當局要禁止星鏈系統在大陸使用,完全有能力做到,根本不用馬斯克保證不出售。「馬斯克透露中國要他保證,其實是保證不會賣星鏈系統給台灣。」
巧合的是台灣計畫斥資約新台幣五億五千萬元,打造網絡韌性衛星計畫,即採用和星鏈系統一樣的低軌衛星(LEO),讓中央指揮系統在一般通訊被切斷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運作。文章稱在馬斯克透露後,台灣可能不會繼續認為星鏈系統是可靠、安全、有保障的選擇了。
馬斯克是當今最有成就的創業家,他創辦和管理的特斯拉,是全球領先的電動車公司,他的SpaceX能以太空總署十分之一的費用發射火箭,並以火星殖民為目標,對人類衝破地球局限有巨大貢獻。但這樣一位曠世奇才,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極大化,終究還是會向市場低頭。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