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新聞網

AKAU NEWS

檢察總長三箭查賄 辦案箭頭鎖定屏縣議員候選人

檢察總長三箭查賄 辦案箭頭鎖定屏縣議員候選人

年底九合一大選接近了,檢察總長邢泰釗在7日媒體茶敘中,強調大陸對台灣長期滲透竊密及近期密集軍演, 已造成威脅國的家安全,因此最高檢察署為因應國家安全趨勢與動態,將加強採取應對策略,提升各級檢察機關偵查效能,確保國家安全,預料境外勢力介入選舉,將會是查察賄選的首要目標。

邢泰釗身為查察賄選龍頭,要求警察機關1057個派出所、調查局60個外勤處站,佈建1萬枚以上地雷,經由「全民檢舉 處處地雷」等情資,嚴厲查察賄選。目前已在兩縣查獲不法賄選,檢警同時也掌握有五個縣市有議員參選人涉賄事證其中也包括屏東在內,邢檢察總長表示將陸續發動偵查作為以杜絕賄選的發生。

邢泰釗分析,後疫情時代賄選方式有5類,包括基於安全考量避免群聚,候選人或樁腳將減少以餐飲、旅遊類方式實施賄選,賄選現金的發放,可能從傳統直接發放現金方式,改成統包方式辦理;不實訊息勢必更為猖獗;利用DeepFake技術進行違法競選方式,在關鍵時刻,可能出現;賭盤可能更為盛行。

為打擊不法賄選,邢泰釗制定「三箭查賄一板斧計畫」,也就是反賄選陸海空三箭 ,在陸的方面,首先是編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刑事及選舉法令輯要;偵查要領彙編;無罪判決案例等「查賄葵花三寶典」,發送全國各檢察機關及司法機關作為查賄指引。

海的部分,「反賄海報 遍地開花」,印製反賄選海報,發送各地張貼,鼓勵民眾檢舉不法賄選;空戰則是透過空中社群媒體播放「反賄選愛臺灣 7+2微電影」 ,分送各公開場所播放,鼓勵民眾檢舉賄選。

最高檢統計,111年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統計至111年9月5日止,共計受理424件,賄選案件264件(現金買票87件、贈送禮品110件、餐會28件、旅遊22件、其他17件)。

針對2018年、2020年大選案件分析,2018年地方選舉賄選案件占73%;2020年中央選舉賄選案件僅占19%。賄選案件中又以現金買票最多,分別占71%、46%。

2018年選舉賭盤案受理件數61件、共138人;2020年中央選舉賭盤案件799件、共1145人。假訊息案件:2018年為958件、共1516人;2020年為844件1305人。境外資金介入選舉案,2018年受理4件、起訴2件、判決有罪2件;2020年受理4件、起訴4件、判決有罪2件。

特別的是、2020年大選情資統計主要來源為司法警察機關,分別占44%、54%,其中情資有效性部分,2018年情資過濾後分案7486件(91%),實施偵查僅2048件(25%),起訴324件(4%);2020年情資過濾後分案2580件(86%),實施偵查680件(23%),起訴97件(3%),有效情資偏低。

眾所周知的今年地方公職選舉部分地區勢將改變以往的選舉生態,在台灣早期的選舉只要獲國民黨提名就「穩達達」的當選。候選人只要拿出「保證金」交給黨務人員就可以,不像現在要交給選委會,票數達一標準在選後就退還,但當年交給黨部的「保證金」在同一選區要做「比賽」看誰的「保證金」高誰就獲得提名。

在一黨專政的時期無黨籍人士參選根本就是『異想天開』縱使「真打拼」也不會當選。選務人員都是與國民黨有關係的公教人員,所以有人認為會「作弊」,遇有提名人選在開票時票數落後就會「作怪」不是停電就是拿空白的選票像似彈風琴般的將十指沾上印泥在領票清冊上印上「指印」就把選票拿走再到較為隱密之處把筆筒蓋在自己的同志的方格,縱使抓到作弊你去告也沒有用,因為當時的法院被視為是KMT自己開的,後來民智略開無黨籍人士參選也逐次增加,於是黨籍人士就用賄選買票的手段去尋找票源。剛開始並非用錢「買票」而是用日常用品如肥皂、香煙、味素、牙膏、毛巾等等之類的「粗俗」的物品討好選民以爭取選票,那時候的情治單位睜眼閉眼的讓助選員隨意去做,會如此也就是候選人是自家的同志,那無黨籍人士僅能用三寸不爛之嘴用煽動的語言來「爭取」選票因為他們知道用錢買票如同用肉包打狗有去無回。

在民智逐漸『聰明』之後,雖台灣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但無黨籍人士來勢洶湧,黨籍人士要爭取選票就得使出「鈔票」換「選票」也就是從日用品轉型改「鈔票」來買「選票」了。

買「選票」是怎樣買的,以往大都是單向作業,由候選人的助選人或親屬列出「收買」的對象再視這戶人家幾個有投票權的家人在選舉的前幾天進行賄選,後來無黨籍人士當選的機率逐漸增多,之後有民進黨的成立致讓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昧吃昧睏」為固票使賄選的行情也逐次增加。金額也隨物價的波動逐次從新台幣30元提升至1.000元不等的金額。

現在賄選已不再是單兵「作戰」!而是「陸海空」集體立體的「作戰」,也就是同派系的候選人(議員→鄉(鎮市)長→代表●村里長)以職別區分時價湊合再交由專人負責去買票,這種一條龍的作業方式要由被指定買票的人先行列出受賄者的名冊再領取現金去運作,這個負責買票助選人或「柱仔腳」要事先精算評估得票的數字例如拿100票的錢不管從中『歪掉』多少錢「中飽私囊」只要開票能有六成五的成績才算及格要不然選後就有苦頭吃。蠻橫一點的候選人有的會叫「兄弟」來要回「交付的錢」。

教育的普及,使現在的年輕人對政治有所覺悟已無法像以往的年輕人那般聽從長輩的遙控投給指定的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買票要達成六成五的機率奢求似乎非常邈茫甚至可說不可能、越是人口多候選人也多的選區想要獲得理想的「票箱」恐難兌現,不過人口數因年輕人出外工作的「幽靈人口」會使選區「競爭」激烈,除用錢買票外還要外加來回車資、船票與誤餐費。至於市區要向長輩期約年輕人買票得票率若能拿到一成五就算非常的不錯。

另外,依據法律規定,只要是「對於有投票權人,行求、期約或交付財物或其他不正利益,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都會涉及賄選罪。法務部曾經公開賄選的型態,例如提供「走路工」、「茶水費」、「誤餐費」或其他名目的現金、禮券等;提供免費或自付額與成本顯不相當的國內外觀光遊覽、國內遊覽車旅遊或進香活動;假借募款、聯誼活動或其他相類理由,提供免費或自付額與成本顯不相當的餐飲或流水席;提供往返居所地與投票地的交通工具、交通費用;假借節慶名義,舉辦活動發放物品、獎品、獎金;假借摸彩或有獎徵答名義,提供獎品;收購國民身分證;代繳黨費培養人頭黨員;贈送農漁特產品;假借支付競選活動經費;交付預備賄選的賄款。等等這些類型,都會成為法律規範中的賄選行為。

還不到60天就要進行投票,雖候選人各各有「輕敵」自認有當選的信心但還是沒把握,所以賄選在這回還是不會「斷根」,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雖然在日前檢察總長邢泰釗語重心長的表示要嚴加查察賄選,檢警同時也掌握有五個縣市有議員參選人涉賄事證其中也包括屏東在內,但一些老道的參選人賄選的經驗非常的豐富,總是能避開查緝!他們早就有盤算所以事先已布置妥善應對策略與檢調單位展開「捉迷藏」的戲法。

年輕人對長久以來的賄選文化深惡痛絕,加以失業率的糾纏,檢舉獎金高達15.000萬為賺取「外快」已傳出成立「抓鬼部隊」到各處打聽賄選的「下落」準備用高明的科技進行搜証,雖然這些待業的年輕人搜証的技術還無法跟屬於情治單位的「正規抓鬼部隊」相比,但有他們挺身而出相信會使賄選習以為常的「慣犯」提心吊膽有所收斂。

嘉義地檢署已在22日起訴全國首宗違反選罷法案件,檢察總長邢泰釗也到嘉義地檢署嘉勉檢警調人員查賄的辛勞;會中播放由嘉義地檢署自製的真人真事訪談實錄反賄選宣導影片「賄後ㄟ心聲」,藉此提醒民眾切勿以身試法,以免後悔莫及,雖是如此;心術不正的參選人只要「能」當選在4年任期內所獲厚利必然會超出買票所發金額的百倍或千倍、萬倍的「報酬率」,所以這類型的候選人「敢拼」無視法律不怕被關的想法就在這裡、因為他們早就相中「代罪羔羊」的代理人、縱使賄選被查獲是「死著道友」自己還是「老神在在」不會去吃牢飯。所以說候選人人宣誓不賄選都是假動作。除此之外;在以前也有用公帑辦活動諸如旅遊或借用社區協會的名義辦活動雖規定開銷不得超出30元但光分發昂貴的便當一個就物超所值要給廠家百元,這不算賄選那算什麼?期約假公濟私的作法不知以往情治單位有無舉發?

如今檢察總長邢泰釗要嚴加查察賄選是玩真的,屏東被鎖定了、為讓乾淨的選舉能達成「選賢與能」的目標,希望各候選人能潔身自愛,勿以身觸法、也希望選民不懼惡勢力只要發現有賄選的嫌疑就勇敢向檢調警單位檢舉,期能降低賄選的氾濫、好讓這回的9合1選舉能乾淨俐落以去除被鎖定「賄選縣」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