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台抑害台的台灣政策法案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十五日(台北時間)開始審議《台灣政策法案》。這項法案包羅諸多增強美台關係各個層面的具體措施,內容被認為是「掏空一中原則的準軍事同盟」。如果審查通過並交付總統拜登簽署執行,將是台美重建「沒有官方之名的官方關係」的新起點,也捲起美中台關係的新風暴。
白宮對法案部分內容有所保留,認為其中一些條文「令人擔憂」,中共則嚴詞警告。台灣面對共軍武力統一或以武逼統的威脅,而期盼美國對台協防承諾愈堅定有力愈好,所以官方樂見其成。
這項法案全面性增補《台灣關係法》的基礎,納入《六項保證》的精神與規定,以包裹立法方式展現美國對台灣全面的支持以及「遏制中國對台侵略」的旨意。法案內容要求行政部門將「台北經濟與文化辦事處」升格為以台灣為名的「台灣辦事處」,比照外國政府「事實上的外交待遇」,並指示國務卿「撤銷禁止台灣官員展示台灣主權象徵的行政指導」。這些新規定等同建立美台「互為準官方」的外交關係,同時協助台灣加入美國主導的各個國際組織。
軍事層面上對台灣的支持更是強而有力。武器供應將從防禦性方式擴大到「有利於威懾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軍售種類、數量與用途將不再受限;美台之間還要建立軍事性的「聯合工作組」,並且金援台灣強化防衛系統;美台軍事合作將不再有上限,協防台灣更便捷而有力。最厲害的是指定台灣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國」,台灣將不再只是被美國視為夥伴或合作者,而將提升至「聯盟」關係,成為區域聯盟與集體安全體系共同成員,兩國具有準軍事同盟關係。
如此完整而完美的援助台灣法案,誰曰不宜?美國採取強力措施協防台灣、嚇阻中共,確實符合台灣所需,須知福兮禍所伏,不能不擔憂台灣是否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正如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遭來中共強烈反擊,解放軍藉機越過台灣海峽中線,逼近台灣近海實彈演習,演練封鎖台灣與拒止外援的作戰,而且遠程發射飛彈越過台灣上空,由此創造了「新現實」,並將此等軍演變成「新常態」。裴洛西的用心不可謂不良善,但她收割豐厚的政治紅利,台灣卻要承擔領海與領空被實質納入主權範圍的苦果,安全受到共軍更大威脅。
北京一再叫嚷美國掏空一中原則,此法將中方的指控完整落實,且更進一步建立與台灣的準軍事同盟關係。在北京看來,這不僅是踩紅線,而是大搖大擺地越過紅線;美台關係步步升高,其他國家可能跟進。如此一來,台灣問題將徹底國際化,台灣成為美國與西方國家打壓中國的馬前卒。
中共強制統一台灣之心熾烈,抵抗國際勢力介入台灣問題的決心堅定,豈能忍受《台灣政策法案》像巨浪一樣衝破其防線?中共已將這項立法定性為「政治宣戰」,勢必強烈反應,而且箭指台灣。可以預見,北京的反制強度必然超過八月軍演,中美攤牌,兩國陷入新冷戰,而付出最慘痛代價的還是台灣。
美國友人愛台灣之情無庸置疑,祈其愛之有道,如果速度太快、動作太猛,反而可能使台灣翻車。基於台灣近程安全考量,制訂《台灣政策法案》的油門不要踩得太猛,特技動作不要太大,慎思熟慮為宜。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