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匡列爭議多 教育部發函學校從寬認定防疫假
教育部日前宣布,國高中改為匡列確診者鄰近座位的九宮格學生,引發學生和教團不滿。教育部今(10)日發函,請學校從寬認定防疫假,且不應強制要求提供特定證明文件。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各級學校確診人數漸增。教育部也調整全校暫停實體課標準,在國高中階段,針對2天內曾到校上課的確診者,匡列其班級座位鄰近的「九宮格」學生,實施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今天發函給高中以下學校,當學生家長基於防疫目的,為子女向學校請假者,請學校審酌個案情形,從寬認定予以「防疫假」,不應強制要求提供證明文件,且不納入出缺席記錄,也不扣減學業評量成績。
在疫情期間,學校辦理相關研習及集會活動,教育部也提醒各校依教育部最新修正的管理指引辦理;若學生自發性舉辦或參與的活動,學校可提醒學生遵守相關防疫規範,並同意學生參與,以維護兒少最佳利益及受教權益。
另外,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學生於下課、午休、體育課等時段均會移動,九宮格匡列不切實際,而被匡列的九宮格學生若位於最前排或確診學生就位於最前排,老師應屬於密切接觸範疇,呼籲教育部放寬老師和學生的防疫假認定。
教育部透過文字說明,教師若與確診個案在「確診前2日內」有摘下口罩、共同活動達15分鐘以上的課程或社團,教師也可請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年5月10日
請防疫假撞段考要扣分? 教部:成績不能打折
教育部5月8日零時起實施停課新制,改以確診者為匡列核心,但校園本土疫情大爆發,今(10)天更新增六千多病例,家長難以放心,自主替子女請防疫假「躲病毒」。但近來是各國中、高中的第二次段考,卻有不少學校仍向學生要求出具防疫假證明,甚至提醒學生請假太多會被扣考,還傳出有國中以通報「中輟」相逼。
針對各級學校在學生防疫假期間的評量方式,教育部稍早也向各地方政府教育局處發布公文。
教育部公文指出,因應疫情及各地區、各家庭情形殊異,學生家長若基於防疫目的,要替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者,請學校審酌個案從寬認定。其中學校不應強制要求提供特定證明文件,且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也不扣減學業評量成績。
教育部也指出,若國中小學生因故不能參與段考,經學校准假者可補考,其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為原則。各校針對居家線上學習學生,則採從寬認定原則,以彈性多元方式進行學業評量,若經學校准假參與補考者,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不得給予差別分數。
高中部分,若學生停止到校上課,以致學校原規畫的學業成績評量方式(包括日常及定期學業成績評量)有實施困難時,建議學校依既有校內行政程序,召開相關會議(例如各學科「教學研究會」或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等)討論,審酌調整定期學業成績評量的次數,或改採其他多元評量方式,並得視需要調整該學期日常及各次定期學業成績評量占分比率。
教育部也闡明,高中調整後的該學期日常及各次定期學業成績評量占分比率,於同一年級、同一科目之所有學生,宜具有一致性。若經學校准假參與補考者,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不得給予差別分數。
教育部也提到,因應防疫假學生學習需求,教師得採多元、彈性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或進行自主學習,或在學生恢復到校上課後,視實際需要針對學習進度落後部分提供協助。
教育部說,所需教師鐘點費,由學校預算支應或向主管機關申請補助;再有不足時,得向國教署申請補助。另,學校亦可考量其行政、課務與防疫運作量能,因應調整學校或班級授課方式,並通報主管機關備查。
教育部也表示,學校師長應主動關心學生參與線上學習情形,若學生因故無法居家線上學習,也請學校仍應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醫護人員子女及弱勢家庭子女優先安排到校照顧。若學生為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則依照指揮中心最新規範辦理。
【轉載自人間福報】2022年5月10日
教部不停課學生狂請防疫假 師諷校園將升「類三級」
教育部5月8日零時起實施停課新制,改以確診者為匡列核心,但校園本土疫情大爆發,今天更新增6000多個病例,家長難放心,自主替子女請防疫假「躲病毒」。也有國中教師發現,只要班上有學生確診,基本上全班都會自主請防疫假,教室鬧空城,若教育部再不主動改成遠距教學,校園不久後也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60/6303340
女大生遠距上課偷溜解放 忘關麥克風「ASMR水聲」尷尬放送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10日,各級學校累計5萬1177名學生染疫,全國有22縣市、2021校採全校或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一名在家遠距上課的女大生表示,她趁課堂中間偷溜「解放」,殊不知忘記關上麥克風,現場實況完全轉播給同課師生,讓她羞愧大喊「有夠尷尬」。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1/630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