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頓呼籲美軍重新駐兵台灣台灣藍綠陣營反應不一
位於台北的獨派組織台灣國家聯盟和世界台灣人大會4月16日召開民間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照片提供: 台灣國家聯盟和世界台灣人大會)
黃麗玲—台北
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週六(4月16日)以視訊錄影的方式,參與位於台北的獨派組織台灣國家聯盟和世界台灣人大會所召開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博爾頓於會中呼籲美台雙邊促成更緊密的合作,包括在軍事上,讓美軍重新駐兵台灣,以有效嚇阻中國。

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週六(4月16日)以視訊錄影的方式,參與位於台北的獨派組織台灣國家聯盟和世界台灣人大會所召開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他以“台灣在面對北京威脅時扮演擬聚世界力量的角色”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博爾頓表示,美國應在政治和軍事上與台灣更緊密地合作,以有效嚇阻中國的武力威逼。他更呼籲美軍重新在台灣派駐兵力,一如1979年以前的政策。
博爾頓:美國應恢復駐軍台灣
博爾頓說:“我們需要更有效的嚇阻政策來保護台灣,嚇阻的功效在於避免(中國)對台發動軍事攻擊。我認為,這意味著,台灣和美國都需要顯著地增加軍事預算,最好其他印太地區國家也一起提高軍事預算。台灣和美國之間也要更緊密的協作,包括讓美國重新在台灣派駐軍力,一如1979年前的作法。我認為,這符合兩國的利益。”
博爾頓重申,他20多年來都支持美國應給予台灣全面的外交承認,以賦予台灣在任何國際法上作為一個獨立民主國家的地位和意義,雖然這些措施可能因此惹怒中國,也無法減緩台灣所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但他說,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已逐漸認知到中國所帶來的威脅之嚴峻,因此,台灣因所處的地理位置,享有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那就是,可以聯合其他亞洲國家和理念相近的盟友,來共同對抗中國的威脅,並遏阻其崛起後、向外擴張霸權的企圖。

除了外交承認,博爾頓還呼籲美國,協助台灣重返聯合國並參與其他國際組織,包括讓台灣更全面地加入全球的情報機制,以促進全世界對台灣問題的了解。
博爾頓說,美國的軍事佈署一向重歐洲而輕亞洲,但目前有一些轉變的跡象。他說,在歐洲安全的維護方面,1940年代末成立的北約(NATO)是一個效率很高的軍事同盟。雖然美國希望在亞洲促成一個軍事框架,讓亞洲國家能強化安全合作,但美國並無意複製歐洲經驗的北約到亞洲。他認為,目前亞洲的四方會談(QUAD),亦即,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間所形成的非正式戰略對話機制,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展現民主國家結盟的力量,雖然印度因其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而時有立場相左之舉。
博爾頓:日本應納入英澳美同盟
博爾頓說,英澳美同盟(AUKUS)是另一個有效抗衡中國的平台,這是由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於去年9月成立的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該聯盟的主要目標是由英、美兩國協助澳大利亞建造一支核子動力潛艦艦隊,以作為美國建構新的印太戰略聯盟合作之一環。除了核能潛艦,該聯盟近期也決定進一步合作開發超音速導彈,強化同盟軍力。
博爾頓認為,此一同盟應進一步納入日本。他說,美國應支持前日本首相安倍的核共享計畫,也應該支持日本作為一個正常國家,可以發展國防、擁有武力保護自己的國家,尤其日本各界普遍認知到日本與台灣休戚與共的命運,紛紛發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警告。
博爾頓在長達50分鐘的演說中,也對美中關係的歷史和現況、以及俄烏戰事多所著墨。他說,美國在認知到過去40年對華交往政策的錯誤後,已經和歐洲國家開始聯手對抗中國崛起後所帶來的政經威脅,以維護西方的民主自由體制。不過,針對俄烏戰事,他說,西方集體發動的經濟制裁至今還未能達到嚇阻俄羅絲退兵的效果,他擔心,這可能讓中國更胸有成竹,未來若面對相同的國際局勢,自己能挺得過西方的聯合製裁,因為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連結更複雜、更緊密,很多西方國家可能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製裁中國,一如現在部分歐洲國家,如德國,因為過分依賴俄羅斯能源,還是繼續向俄羅斯進口石油或天然氣。
駐軍台灣倡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對於博爾頓的美軍駐兵台灣倡議,台灣境內藍綠政黨陣營的反應不一,有人支持,也有人認為,此倡議恐過於激進,有待商榷。

台灣前國防部長蔡明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支持博爾頓的倡言。他說,美國若能無視中國的威嚇,率先給予台灣外交支持,並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對中國就能起到嚇阻的作用。美台如果進一步強化的軍事合作和結盟,甚至如博爾頓所建議的,大規模派遣美國軍人駐守台灣,展現戰略清晰的立場,則更能有效嚇阻中國。
蔡明憲說:“如果博爾頓能夠讓美國的國會、行政機構,包括總統、國防部、國務院都能夠支持這個(駐軍台灣)的話,對中共的軍事嚇阻更明確了……美軍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裡面或是透過很多美國跟台灣的軍事合作,有不少的美國的現役軍人都在台灣了,(只)不過是要不要把它正式公開化,對中國產生一種戰略清晰的立場跟態度,我想是有幫助的。”
蔡明憲認為,台灣的安全不僅符合美國和台灣的共同戰略利益,也有助於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佈署。而美國陸軍若駐台,代表美日台三國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聯防正式成形,宣示意義將大於實質意義。因此,美國駐軍的規模大小並不重要,因為,現代化戰爭中,飛彈、電訊和認知等作戰將是第一波,陸戰本來就是最后防線。而且他說,目前美國的海空軍力,包括航母、驅逐艦、戰略轟炸機、還有軍機都已定時或不定時通過台灣海峽,已構成台美在台海周邊的海空軍事聯防。
不過,台灣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的國民黨籍委員廖婉汝認為,美國現在就連讓台灣加入其在東亞地區的聯合軍演都做不到,更遑論美軍要進駐,而且此倡議茲事體大,有待商榷,也要先看台灣國防部的可能規劃和台灣民意是否能接受。
廖婉汝告訴美國之音:“如果美國有誠意的話,應該先聯合軍演,因為我們都是買美國的武器。聯合軍演能夠同意之後,以後可以討論(美軍駐台)啦,但是也要國內能接受……不是美軍進駐台灣就(對中國)有嚇阻作用,我們要的是作戰的實力。”
美軍駐台將觸發中共武攻?

廖婉汝說,從趨勢來看,外國駐兵已逐漸撤出位於東亞國家的軍事基地,台灣軍隊也年年精實縮編,若要規劃美國重新擴大在台駐軍,這對台灣國防部也將帶來規劃上的極大挑戰。而且她說,台灣真正需要的不是美國駐軍,而是美國協助訓練台灣軍人,包括軍事演習和武器系統的訓練,才能真正提升台灣的整體戰力,也才能有效嚇阻中國。
廖婉汝還說,美軍進駐台灣容易挑起兩岸的敏感政治神經,給中共攻打台灣的藉口,不一定有利於台灣的安全。
廖婉汝說:“兩岸之間的問題不是用打可以解決的。只是駐軍的話,容易引起一個出兵的藉口啦。假設駐軍情況是會引起中共對台灣跟美國的關係密切性,它當然會更警惕、更緊張。至於會不會開打,這個是政治、軍事,都要一起討論。”
根據中共國台辦旗下媒體⟪中國台灣網⟫於2020年初引述部分軍事專家的研判,中共已列出六項武統台灣的觸發條件,包含台灣宣布獨立、台灣組織獨立公投、台灣有外軍部署時等,該報導強調,只要出現以上任一情況,中共解放軍軍委都會迅速決斷以武力方式實現國家統一。
不過,蔡明憲說,中共動輒喊打好幾十年了,台灣必須堅持有利於自己的國家利益,不能因為中共設下紅線就處處自我受限,而且美國是個大國,如果凡事都要看中共的臉色,那也有損大國的地位。他呼籲,美國堅持自己的國家戰略立場,展現決心,和台灣共同捍衛雙方立場一致的軍事戰略利益。
【轉載自美國之音】2022年4月16日